商務部等9部門16日對外發布《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條舉措進一步擴大服務消費。
?
當前,服務消費正日益成為我國城鄉居民優化消費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隨著居民消費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加速躍遷,下個館子、看場電影、出門旅游等服務需求,已逐漸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的“新剛需”。這不僅反映了消費結構的深刻變化,更體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更高層次、更趨多樣的向往。服務消費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既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其巨大潛力亟待釋放。
擴大服務消費,必須多措并舉打出政策“組合拳”。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開展“服務消費季”系列促消費活動,能夠有效激發消費市場潛力。通過財稅杠桿精準撬動、金融活水持續灌溉、監管創新打破壁壘,積極發展首發經濟,推動創新和豐富服務消費場景,支持優質消費資源與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體健融合的消費新場景。多措并舉重塑產業格局,引領億萬消費者生活方式升級,將促進從“政策找企業”的精準滴灌到“體驗促消費”的良性循環。
擴開放、優供給,是滿足服務消費“新剛需”的關鍵路徑。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支持將更多服務消費領域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能夠提供差異化、高品質服務供給。有序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相關業務開放,吸引高端要素落戶我國,既能豐富國內服務供給,也能以良性競爭帶動整體服務質量提升。內外雙向發力,才能持續激發市場活力,真正實現以開放優化供給、以供給創造需求。
創新拓展消費場景正當時。要積極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等消費新場景,支持電子競技、社交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深化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推動布局文化休閑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務圈、幸福友鄰等服務消費場景,能夠有效促進服務消費場景創新、業態融合、產業集聚。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消費領域加快應用,為服務消費注入新活力,更好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營造“服務友好型”消費環境,讓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消費好才能好消費。要著眼于讓廣大老百姓放心、安心、舒心消費,規范市場秩序,加強服務消費監管。健全服務消費領域標準體系,培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完善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文娛旅游等領域標準。強化跨部門監管,嚴厲打擊虛假廣告、網絡欺詐等行為,暢通消費者投訴和維權渠道,推動建立事前準入、事中監測、事后懲戒的全鏈條穿透式監管機制,筑牢安全底線,提升消費獲得感。
服務消費連著千家萬戶的煙火日常,系著經濟宏觀發展的大局。多維發力政策促進、供給優化、環境提升等,將讓服務消費巨大潛力轉化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鐘宇)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