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武娜 周宗江)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周的時間間隔約為365.2422天,而我們采用的日歷上每年只有365天,也就是說,每隔4年日歷上就要多出將近一天的時間。為了解決這個余數,每4年增加一額外的閏日——即2月29日。
假如年齡是按一個一個生日來累計的話,那么毫無疑問,2月29日出生的人比起其他人,要“年輕”得多了,畢竟不是每年都有2月29日。以此推算,2月29日出生的人在“20歲”(也就是過第20次生日)時已經可以算是高壽了。而1976年的2月29日,則更稱得上是歷法中極為特殊的一天———這一天恰逢農歷正月三十,由于農歷的大小月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這一天出生的人,在很多年份里公歷和農歷的生日都過不上。
全市3638人昨慶生 最大已104歲
昨日是2月29日,因今年是閏年,所以2月29日出生的人終于可以過一個公歷生日了。昨日,筆者從市公安局海州分局了解到,從1912年開始,全市登記注冊的2月29日出生的人共有3638人,其中男士2005人,女士1633人,市區(除贛榆區)有570人。
據資料顯示,在2月29日出生的人中,最長壽的要屬東海縣桃林鎮的郝錢氏,這位郝女士是1912年2月29日出生,現在已104歲。其次要屬三名1916年出生的,他們目前已100歲,分別是贛榆區金山鎮的丁先生、灌云縣的孟女士和苗孫氏。
“2月29日四年才有一天,所以出生的人比較少。2012年2月29日當天全市僅出生285人。”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工作人員分析,2月29日出生的人數在逐年遞減,與近年來臨產婦選擇剖腹產,有意避開2月29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有關。在我市一家企業工作的蘇女士,醫院給她推斷的生產檢查資料上顯示,寶寶臨產日期就是今年2月底,蘇女士在2月初的時候就考慮到,如果孩子萬一是2月29日出生,那只能四年過一個公歷生日,愛子心切的蘇女士決定,提前剖腹產,把小寶寶生下來,于是2月28日晚,蘇女士剖腹產下一名男嬰。
四年過一次生日 每次都很隆重
四年一閏,2月29日出生的人是否四年才過一個生日呢?昨天,記者走近他們發現,他們在平年過農歷生日,閏年過公歷、農歷兩個生日。
在我市一家媒體單位工作的顧先生,是1980年2月29日出生,今年36歲。昨天是他的生日,一大早,同學們紛紛發來祝福短信,單位同事也紛紛發來微信紅包,祝他生日快樂。“因為我的生日比較特殊,四年才遇到一次,所以處得好的同學都記得住,每到2月29日了,他們就要請客慶祝。”顧先生笑著說:“上一次過生日,我收到的都是祝福短信,今年格外熱鬧,祝福短信從早上就沒停過,最關鍵的是,大家都發來微信紅包祝我生日快樂,一個上午我就收到20多個來自朋友、同學、同事的祝福紅包。”
其實除了過公歷生日,顧先生在每年的農歷都能收到來自單位的生日祝福。“我剛到單位的時候,工會的同事就注意到我四年才過一回公歷生日,都覺得太可憐了,所以在征求我的意見后,每年的農歷,也就是正月二十二給我發祝福。”顧先生想起來就覺得特別溫馨。
在采訪時記者發現,這個特殊生日,顧先生自己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只是各種證件上的生日日期都是登記為2月29日,別人是每年都能收到生日祝福短信、生日禮品,而自己四年才能收到一回,太不劃算了。“平時消費的購物積分,生日領取禮品什么的,銀行的祝福短信都是四年等一回啊。”顧先生感慨道。
四年輪一次太長 還是農歷生日靠譜
昨天是2月29日,還是“女性權利日”,也叫“女性表白日”。昨天,筆者走訪調查了解到,多數女性不知道這個節日,更別提選擇這個節日向心儀的人表白。
據資料顯示,“女性表白日”是英國舊俗,1288年,蘇格蘭政府通過確定2月29日為“婦女權利日”的法律,瑪格麗特女王頒布法令,宣布在閏年的2月29日,女人可以向男人求婚。從17世紀開始,這個節日習俗幾乎遍及整個歐洲。如今,它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2012年2月,上海青年公益組織“滅剩團”在網上發帖,倡議單身女性在2月29日這天大膽表白。
今年的2月29日如約到來,那么港城的女士們愿意抓住機會主動表白么?筆者了解到,很多港城市民并不知道“女性表白日”這個說法。在海州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馬小姐表示:“主動表白缺乏點勇氣,也缺點氛圍,前提得是對方也知道這個日子,被拒絕很尷尬的。”
相比于女性的矜持,對于這個節日,不少港城男士表達了強烈期待。“騎著黑驢的白馬王子”在微信朋友圈深情呼喚:你們知道今天是女性表白日么?有人要跟我表白么?作為適婚年齡的單身男青年,在海州區一國企工作的王先生表示,很期待有人對自己表白。“這幾年不斷相親,一直沒成功,如果有姑娘對我表白,我多半會答應的。如果之前就覺得姑娘很好,那簡直太高興了,我會買煙花帶她去海邊放。”
對于“女性表白日”,市心理協會理事、海州區健康教育所殷敏醫師認為,女性在面對感情問題時容易猶豫不決,“女性表白日”給更多年輕人創造了良好的交流機會,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男女平等,因此這種節日形式值得倡導。同時,殷敏提醒廣大年輕女性,表白要以日常生活中的感情為鋪墊,注意語言技巧,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不能貿然對陌生人告白。如果遭到拒絕,要及時排解不好的情緒。
避開2月29日生產?港城產婦多順其自然
(袁春梅 卜玉潔)今年是閏年,2月多了個29日,4年才輪到一次。有媒體報道,外地一些醫院有產婦要求避開2月29日做剖宮產手術。不過,昨日筆者走訪市婦幼保健院發現,港城產婦多順其自然,-少有產婦因為這個特殊的日子而刻意要求避開在這天剖腹產。
住在該院產科休養一區的趙女士,2月29日上午9點20分,剛經剖宮產術產下一名3800克的男嬰小果果。當筆者問到為何選擇在29日剖宮產時,趙女士笑言,其實決定手術,主要是因為胎盤已經老化,并沒有刻意去選日子。
“在臨床上,對于有剖宮產指征的孕婦,醫生會根據她們的情況,安排合適的手術時間。”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孟茜表示,昨日大部分產婦選擇自然分娩,剖宮產手術中也沒有出現極端的“擇日”案例,沒有因為是四年才能過一次生日,有產婦為此刻意要求避開在這天剖腹產。但在平時,醫生確實會有“被挑日子”、“被挑時辰”做手術。
挑日子、挑時辰,不僅對孩子、產婦有影響,而且會導致醫療資源更為緊張。“平時醫院產科的床位很緊張,遇到這樣的情況,醫護人員只能盡量說服家屬。”孟茜表示,如果為了控制時間而剖腹產,孕婦要付出不必要的健康代價。如果非要選擇“吉時”做剖腹產,還可能增加孕婦或胎兒的風險。
“自然分娩符合人體的生理規律。”產科休養一區護士長潘麒羽表示,近年來,醫院全力倡導自然分娩,開展了音樂待產、自由體位分娩等促進自然分娩的措施,越來越多的產婦摒棄剖宮產的念頭,很多頭胎剖宮產的產婦在生二胎時選擇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