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廚房,是不少微小餐飲店的“標配”。
【連網】(通訊員 張雷 記者 王緒波 實習生 劉允和)十平方左右的低矮房子里,擺放著幾張桌子,人多的時候連轉身都困難;灶臺全都放在路邊,露天操作,實在曬得慌用遮陽棚擋一下,根本沒有防蠅和防塵等設備;營業執照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也沒有,從業人員健康證同樣沒有。7月12日,筆者跟隨海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民主路、新河路等老城區部分微小餐飲店進行檢查時,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滿盆的筷子放在地上。 記者 王緒波 攝
7月12日10時許,執法人員首先來到民主路南側一家川味麻辣燙店。只見這家店門口,連最基本的防蚊蠅的紗網都沒有。走進店內,房間低矮狹小,光線很暗,不時有蒼蠅飛過。貨架上,無包裝的方便面和油面筋等暴露在空氣中,室內雖然有電風扇在吹,依然感覺溫度不低。經營者說有空調,可室內機上面還蒙著塑料薄膜。執法人員要求經營者一定索要和保存火腿腸等食品的進貨憑證時,后者一直說有,卻始終未能提供。
仔細看店內,水泥地面上油污不時可見,旁邊一個狹小的、看起來像過道的空間內,有水池、菜板等,地上濕漉漉的。“我們不像開飯店的,不用廚房炒菜。”當執法人員指出其沒有專門的廚房,不符合相應的要求時,經營者竟然這樣說。
在新河路一家名叫灌云飯店的小飯店內,十幾平方米的狹小空間里,擺放著兩張小的長方形餐桌、一張八仙桌,還有一張圓桌。這家飯店同樣沒有廚房,整個操作間就放在路邊。執法人員檢查時,恰好有顧客上門要買一份燒牛肉打包。只見剛剛還在吃飯的老板娘,立即來到露天的廚房里忙活起來。在這個露天廚房間里,記者看到灶臺上、地面上全都是油膩膩的。烈日暴曬,只有一頂遮陽棚擋著,且沒有任何防蠅防塵設施,一輛輛汽車、摩托車從邊上駛過。在進出飯店的門口,一只盛滿了筷子的鋁盆就放在地上,人來車往,執法人員問及為何不放進屋內,經營者直言屋內地方小,人都不夠待的,哪有地方再放這些東西。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在當日的檢查中,發現老城區的微小餐飲店普遍存在著經營場所條件不達標等“硬傷”。以洗水池為例,按規定至少要有兩個,一個用來洗菜、一個用來洗餐具,但檢查中許多餐飲店根本做不到。
執法人員表示,依照《江蘇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兩小”行業整治規范》的要求,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經營者限期整改,限期仍不能達到要求的,將上報區里進行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