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徐中磊) “好端端的公共平臺,卻被個別業主占為己有。”7月7日上午,市民左先生向本報熱線反映,市區港利新城小區5號樓四樓的公共平臺被個別業主占用,建起了玻璃陽光房,不僅不美觀,還影響到了樓下店鋪的生意。
市民投訴 平臺違建影響生意
最近,海州區市民左先生比較煩。據介紹,他在港利新城小區5號樓樓下租了一間門面房做點小生意。本來生意經營得還不錯,可在幾年前,5號樓四樓的兩家住戶在四樓的公共平臺上建起了玻璃陽光房。后來,其中一戶業主雇了一些人在家里開了個網店,為了給雇員解決上廁所問題,他們在陽光房里建了一個衛生間,把公共平臺上的雨水管道改成了衛生間的下水道。“每天大量污水通過管道流下來,商鋪門前污水橫流。去年冬天,門前的污水結成冰,一位老太太經過時摔傷了,要我們賠償。當時,我們感到很無奈。每天尤其到了下午,流下來的污水特別多,有的都流到馬路上了。我們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左先生告訴記者。
現場走訪 污水門前流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左先生家的店鋪前,看到臺階下有一根白色的塑料管,塑料管的下方是一個圓形的下水口。左先生指著下水口介紹,原來雨水通過塑料管排下來,從下水口流進下水道。“自從他們建了衛生間,糞便等雜物都經過塑料管下來排進下水口,最后把下水口都堵了”。為此,左先生和其他商戶找物業公司、街道等部門反映問題,但一直沒能解決。同時,他們也和四樓的業主多次溝通。“后來,他們同意不再使用該衛生間,但還是經常有洗衣水排下來。”就在左先生說話的過程中,一股污水流出塑料管,向店鋪前的空地四散流去。
“本來挺好的一個公共平臺,現在被個別人占為己有,小區環境都被破壞了。”楊女士表示,公共平臺是屬于大家的,怎么能讓個別人給占了呢,希望有關部門能出面管一管。居民李女士表示,如果再沒有人管,她也打算建一個,要不然心理不平衡。
采訪中,一些居民擔心,如果繼續放任下去,小區里將會到處都是違建。
隨后,在小區居民的指引下,記者找到搭建陽光房的一戶業主家。明白記者的來意后,一名自稱是員工的女孩告訴記者,老板不在家,接到投訴后,她們已經不用平臺上的衛生間了。而另一戶搭建陽光房的業主家則大門緊閉。記者敲了很長時間的門,一直無人應答。
市政府熱線 將反饋給相關部門 督促盡快處理
隨后,記者向小區物業公司了解相關情況。據物業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王先生介紹,當初這兩戶業主在公共平臺上搭建陽光房時,他們曾出面阻撓,但后來還是被他們偷偷建成了。周邊商戶因為業主排水問題找到物業公司,物業公司也曾上門溝通過,但因為沒有執法權,收效甚微。
接著,記者將情況反映到浦西街道辦事處,街道城管科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直在跟蹤此事,也多次去協調過,希望相關業主自行拆除違建,但他們拒不配合。另外,由于大樓的建筑結構,執法人員必須經過業主家才能來到四樓公共平臺。而且他們的執法力量有限,也缺乏相應的機械設備,所以處理起來有難度。
最后,記者把情況反映至市政府熱線12345。了解情況后,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將把情況反饋給相關負責部門,并督促他們盡快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