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陳煒 劉允和 于暢)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網絡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伴侶”,近年來,水、電、氣等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為了方便用戶快捷繳費,新增了支付寶、微信等多種繳費方式,然而這些快捷的繳費方式卻遭“冷遇”,使用快捷繳費方式的水電氣用戶占比很少。
據市供電部門有關人士介紹,自2013年“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微信平臺上線后,供電用戶不僅能足不出戶繳納電費,還可以查詢到每天的實時電量。市供電公司還將服務開進了居民小區,由專人負責為客戶講解、演示如何操作微信服務平臺,讓不少市民選擇通過微信來繳納電費。不過,使用微信繳電費的用戶每月只有10000戶左右,占全市用戶總數的1%都不到。
近日,筆者在幸福北路國網連云港新海供電營業廳,隨機采訪了幾位年齡偏大的繳費市民,大部分老年用戶都表示,電費2個月才繳納一次,況且金額也不高,自己的時間也很充足,除了到供電營業廳繳納,多數用戶依然使用銀行卡綁定用戶、充值卡等繳費。老年用戶之所以不敢使用支付寶、微信等快捷繳費方式,一是很多老年用戶不會使用支付寶及微信轉賬等,最為擔心的是現在網絡詐騙手段花樣繁多,稍不注意就會受騙,這也造成大部分用戶對快捷繳費方式“不感冒”。
筆者從市自來水公司有關部門也了解到,水費收取部門早已開通了支付寶和微信兩種網絡繳費渠道,但網絡繳費的金額和在營業廳收到水費的金額相比,卻是微乎其微。從2015年11月開通至今,用戶通過支付寶繳納水費4.4萬筆,共計595萬余元;今年5月份,又開通了微信繳納水費,但只有509戶用戶通過微信進行繳費。
此外,新奧燃氣公司雖然也開通過網上繳費等形式,但是使用新增繳費方式的用戶少之又少,目前,窗口繳費的用戶依然占到九成以上。
有關人士對此分析,支付寶、微信快捷繳費遇冷的原因,主要是網絡繳費作為新生事物,要融入大眾生活尚需一段時間。筆者采訪過程中也發現,很多用戶甚至不知道可以通過網絡繳費。水電氣各收費大廳中,少有顯眼的關于微信繳費的宣傳或公告。倘若用戶在收費大廳能看到相關宣傳品或是相關的公眾號二維碼,其選擇支付寶、微信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此外,很多老年人不擅長運用網絡支付方式,使用微信等新增繳費方式的,以35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而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家庭是由家里的老人繳納水費,老人們還是喜歡通過“更靠譜方式”繳費,并且在營業廳可以直接獲取繳費發票,而通過網絡繳費后,如需要發票,還是要到營業廳領取,比較麻煩,所以很多用戶選擇直接在營業廳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