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莊婷婷 邵沛源 徐霞通)近日,整個港城都在為奧運冠軍龔翔宇而沸騰,她的啟蒙教練婁淑慶也備受關注。作為為港城培養出第一個奧運冠軍的體育老師,婁淑慶為港城體育教學提升新高度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而婁淑慶的兒子婁賽也是一名體育老師,父子兩人都在為體育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金牌教練的排球情懷
今年56歲的婁淑慶,畢業于原海州師范,在解放路小學擔任體育老師,排球是他的最愛。婁淑慶一直執教解放路小學排球隊,還帶著學校的田徑運動隊。帶隊是件辛苦的事,每天下午4點半,便帶著運動員來到操場上,從準備運動到各個項目的訓練,持續兩小時。每周六訓練半天,寒暑假還要加量,暑假中一般要訓練到晚上8點。1991年,婁淑慶所帶的解放路小學女子排球隊獲得了“江蘇省小學排球賽”的冠軍,創造了新歷史,也贏得了“金牌教練”的榮譽稱號。1992年,婁淑慶被授予“江蘇省十佳小學排球教練”。
“只要是和排球有關的重大賽事,我每場必看,還自己花錢訂閱、購買了大量的與排球有關的期刊、圖書。我四處求教,只要有機會就與專業隊的排球教練切磋交流。我深信,教書育人和帶隊伍,蠻干走不遠,科學才是法寶。既要掌握體育科學,又要遵從教育規律,才能取得好成績,帶出好人才。”提起自己鐘愛的排球事業,婁淑慶侃侃而談。
球場伯樂 亦父亦友
想成為好教練,首先要成為伯樂。要能從千百個孩子里面看出誰是搞體育的材料,挑出在體育上長足發展勝人一籌的苗子,平時上體育課時,婁淑慶十分注意發現有運動潛能的學生,龔翔宇和王辰玥就是這樣被發現的。如今,龔翔宇成為奧運冠軍,王辰玥是江蘇省排球一隊的主力,她們都是婁淑慶帶出來的女排賽場上叱咤風云的新星。提到這兩位得意弟子,婁淑慶一臉欣慰,“作為她們曾經的教練,我一直關注著她們的成長,為她們的點滴進步感到欣慰。”
訓練場之內,婁淑慶是教練,訓練場之外,婁淑慶和學生們亦父亦友。他關心每個運動員的學習成績、家里的生活情況。訓練晚了,就騎著摩托車送孩子們回家,一送就送了很多年。孩子們的家長都非常感動,有的家長說:“上哪里也找不到這么好的老師、這么好的教練!不收一分錢教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家的人一樣關心。”
如今,婁淑慶擔任小學體育老師已經34年了,一張張獎狀,一枚枚金牌,見證了他在校園里、綠茵場上的辛勤而智慧的付出。
子承父業 為體育正名
婁淑慶的兒子婁賽也是一名體育老師,筆者在新浦中學操場上見到他時,他正帶學生進行高考體育預備訓練。陽光、穩重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
“我的父親是一名體育老師,其實,學校的體育老師就是教練,發現體育好苗子,就會進行啟蒙訓練。”提起父親婁淑慶,婁賽很低調。雖然現在婁淑慶已經成為港城的名人,但在婁賽眼中,他仍是那個對自己嚴厲有加、癡迷于體育事業的父親。
受父親影響,婁賽從小就喜歡體育。或許是天生骨子里自帶的體育細胞,從小到大,婁賽的跑跳能力就一直優于常人。他以特長生全市第二名的成績進入新海高級中學,此后又考入了大連大學。畢業后回到港城,成為新浦中學的一名體育老師。
之所以選擇當體育老師,除對體育的熱愛之外,婁賽更多的是想像父親一樣,讓喜歡體育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年,婁淑慶發現王辰玥是個好苗子,但她的父母不想讓孩子走體育路子。婁淑慶多次做工作,終于讓王辰玥的父母同意她練排球。這讓婁賽印象深刻。“很多家長都不重視體育課,認為體育不重要。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體育老師,像父親一樣讓喜歡體育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從中受益。”
對于兒子婁賽,婁淑慶雖然嘴上從沒有說過,但心里很為他自豪,還有一絲愧疚。“兒子像我,從小就喜歡體育。但我一心撲在訓練上,對婁賽關心并不夠。”自從婁賽成為一名體育老師后,婁淑慶覺得和兒子親近了不少,過去因為相處時間少而產生的距離感一下子消失了。現在,父子倆會經常交流,互相探討,交換體育教育理念,他們都希望能通過體育課,讓更多的學生培養出“有韌勁、陽光、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來”的品性。“我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祖孫三代老師,也是一段佳話。”婁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