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見習記者 張晶晶 通 訊 員 孫淑莉 王鯤 耿亞瓊 ) 馬路市場一直是令市民和管理部門頭痛的老大難問題。創衛期間,市區各城管部門下大力氣進行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時常回潮,亟須建立長效管理機制。9月20日,記者從城管部門了解到,已對讓市民深惡痛絕的馬路市場回潮頑疾開出了針對性的“藥方”。
取締馬路市場居民受益
建設中路位于市區海昌路與瀛洲路之間,因為周邊老小區眾多,兩側商戶侵占門前人行道擺賣商品,加上占用機動車道的流動海鮮攤點、隨意停放的機動車輛,導致僅僅兩車道本來通行就不暢的建設中路長期處于“梗阻”狀態。近期,城管海州二大隊聯合交巡警海州二大隊進行全面清理,道路恢復暢通,環境大為改觀。
“馬路市場取締后,我的工作輕松多了。”當天上午,正在建設中路沿街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感嘆道。以前路邊有市場的時候,她每天清理的垃圾足足能裝滿3個大型垃圾桶,而現在只用小型三輪車就能解決。
除了環衛工受益,周邊商戶也因為馬路市場的取締而受益。“我們家開小超市,因為門前是馬路市場,經常被堵得水泄不通,顧客進不了店里,我只能干著急。現在門前敞亮了,客流量也明顯回升了。”居民王師傅說。
多方聯手讓管理更規范
據了解,借創衛契機,市區各城管部門除了對馬路市場進行集中整治,集中一切力量打擊取締街面的所有流動攤點外,還強化了對周邊疏導點的管理,包括經營地點、經營范圍、經營時間以及經營標準等。
城市管理靠突擊整治不是長久之計,要想徹底解決馬路市場問題,必須疏堵結合。市城管局與海州區共同商定,雙方建立市容長效管理聯動機制,雙方明確聯絡員,負責協調有關事項,遇有特殊事項,隨時現場會辦,主要解決海州區內涉及市容管理、環境衛生和行政執法方面的重難點問題,形成合力確保主城區市容長效管理落到實處。
此外,城管部門還組建兩支隊伍,用于管控市區流動攤點治理不到位的問題。一支城管、公安、市場監督、衛計、環保、食品監督等部門人員參加的聯合執法隊伍,每周在海州區范圍內進行拉網式巡查,督促解決執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久拖不決的進行事后問責;另一支由各城管執法大隊組成的快速查處隊伍,自掃“門前雪”,采取錯時工作制,對各自轄區內流動攤點等違反市容管理行為采取強制措施,對“打游擊”攤販形成有力震懾。
落實市容長效管理機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城管部門在流動攤點、夜間燒烤攤點、沿街店鋪等市容管理方面摸索出了一套長效機制。通過制定并推行落實市容環衛責任制,有效增強沿街單位和商戶維護市容秩序的自覺性。
與此同時,市城管部門明確規定,對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責任人違反規定或拒不履行市容環境衛生責任的單位和商戶,將根據《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迅速查處,責令限期整改或實施行政處罰。
開展責任人星級評比,宣傳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問題,引導責任人自覺履職。目前,由城管和公安等各部門聯合執法,已成治理馬路市場的一項長效管理機制。
如今,走在攤點密集的市場等地,將常見的“游擊隊”統一納入“正規軍”管理,規范管理的同時也方便了市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