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鄭蕊 張弛)筆者昨日從全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市發布了《連云港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得到長足發展,形成適應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監測評估等體系,科普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較大幅度提高,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力爭達到10%。
我市將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在幼兒園保教工作中融入科學啟蒙教育內容。深化義務教育階段科學課程教學改革,更新科學教育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科學意識和綜合素養。到2020年末,在全市中小學校建立5個STEM實驗項目。在普通高中支持開齊通用技術課,開設科學教育選修課,開展科學創新與技術實踐跨學科探究活動。積極推動青少年科技創新市縣(區)長獎評選,到2020年末,實現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縣(區)長獎全覆蓋。充分發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鑰匙科技競賽、中學生英才計劃、“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科技創新拔尖人才培養等平臺作用,交流推廣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港城人。
我市將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全方位、多層次培養各類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每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5萬人,到2020年末,培育率達50%。開展基層科普創建活動,推進農村科普宣傳欄、培訓教室、圖書室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和農村科技服務超市、科技特派員、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為重要力量的新型農村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提高農民使用電子設備和互聯網的興趣與熟練程度。到2020年末,農村科普與科技服務信息化覆蓋率達到60%。
我市將實施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行動,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要求,力爭實現全市每年新增技能人才4萬名,其中高技能人才1萬名。到2020年末,建設省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5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培養省級企業首席技師20名。研究制定符合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特點和成長規律的政策措施,力爭“十三五”期間,每年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5萬人以上。全面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組織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幸福路”主題教育、百萬職工職業技能大練兵、連云港技能狀元大賽、“建功十三五 建設新港城”勞動競賽、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等活動。將職工科學素質作為評選“文明職工”、“最美職工”、“模范職工之家”的指標條件。
我市將實施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在領導干部培訓和公務員能力培訓工作中,突出科學理論、科學方法、科技知識培訓以及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培養,將增強科學素質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各類干部教育培訓機構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班次和課時,組織相關課題研究,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在各類職業人群中位居前列。在新聞媒體增加科技宣傳版面和時段,大力傳播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技知識。把科學素質培訓作為領導干部政治素養提升和引領科學發展能力提升“雙提升”工程的重要內容。健全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強化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負責人選拔任用、綜合考核的科學素質內容,引導激勵其學習科技知識、提升科學素質。制訂完善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監測、評估標準。
我市將大力實施社區科普益民工程,充分利用科普宣傳周、全國科普日等主題活動平臺,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大力傳播科學理念、普及科學知識。加強社區科普場所和設施建設,到2020年末,新增省級以上科普益民社區15家。在鞏固完善社區科普大學、科普活動室、科普畫廊、電子閱覽室、社區專題科普館的同時,發揮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新媒體社區服務功能,廣泛建立科普益民服務網點、科普信息網絡等社區科普服務平臺。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中切實加強社區科普工作,激發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科普工作的積極性。
此外,我市還將實施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科普產業助力工程、科普人才建設工程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