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李耀華 王雅萱 王影)連日來,港城氣溫日漸回暖,城區綠化帶內各種綠化物開始復蘇,特別是蒼梧綠園、郁洲公園和一些新建小區綠地內的苗木均顯露勃勃生機。大樹較多的海州古城、墟溝街道等老舊城區同樣別有韻味,高大疏朗綠化物與和諧的人流構成了嶄新的陽春動感畫卷。細心的市民還發現,一些老舊小區在歷經去年一系列綜合改造后,通透性變得更加突出了,但這些區域內綠地面積卻未得到適當增加。老舊城區在變得更加潔凈、通透之余,其綠化總量該如何加密?市林業、城建等相關部門給出了良方,各責任單位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創建為老城區增綠騰出空間
在創衛過程中,相關部門和單位在老舊城區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通過一段時間連續綜合整治,主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市民生活變得更加舒適便利,一些違規占用綠地的行為被徹底制止,還綠于民的招式讓市民倍感舒暢。筆者不久前在海州常樂新村、海南小區、海寧小區、麻紡小區和龍河小區等居民小區看到,小區居民變綠地為小菜園的做法已基本絕跡,就連此前最難治理的薔薇小區也出現了根本改觀。不過,小菜園清理后,綠地恢復還沒有到位,而一些小區枯死喬、灌木清理結束后,其補植工作也未到合適時機,這為老城區綠地增量留下了良好的空間。
我市成形最早的西小區和南小區存在相似的情況,這兩個小區于往年進行了有序綠化升級改造,并出現打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玉蘭園、櫻花園等主題小游園,但老舊城區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仍有待進一步完善落實。來自市城鄉建設部門統計資料,市區現有公園(綠地)1514公頃,公園25個。其中,位于城市中心區供市民方便享有的綜合公園僅8個,海州主城區也只有蒼梧綠園、郁洲公園、新浦公園、青年公園4個,連云主城區有北固山公園、在海一方公園2個,贛榆城區有青口生態公園、和安湖濕地公園2個,占綜合公園總面積比例僅為30.1%,其中面積較大的公園為蒼梧綠園(28公頃),服務市民約8萬人。另有社區游園24處,街旁綠地96處,面積總計約180公頃,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覆蓋率僅為74%,其間顯然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補足。
老舊城區補綠要走高端設計
老舊城區綠量存在先天不足,這種狀況近年來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雖然相關職能部門在老舊城區改造過程中也考慮到綠化與市政設施等相關配套的合理配置,但因其容積率和空間限制,綠化與市場配套問題往往是顧此失彼。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有的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對綠化養護工作基本是門外漢,由此也導致部分小區綠地出現一定程度退化。既然居民小菜園占用綠地的行為被有效制止,改造后的地塊復綠空間如此充裕,何不借此機會增加小區綠量呢?對此,市林業和城建部門均給出了良方,林業部門今年加大的城區綠化造林三化中的“彩色化”、“珍貴化”選項,并列出了優良參考樹種及地被植物。
面對老城區綠量不足的問題,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王琪表示,今年城建部門園林綠化工作者將搞好詳細規劃設計,讓老城區增加更多綠意。今年城建綠化總盤子中,老舊城區綠化同樣的城市綠化的重中之重。各級城建部門今年將結合老城改造,見縫插綠,查漏補缺,不僅將在通透的老舊小區實施綠化升級改造,還將充分利用空地、不宜開發的土地建設公園綠地,加快“建景增綠”步伐,提高公園綠地服務圈覆蓋范圍,改善老城區景觀環境質量。對于新建城區,則將提前預控公園綠地建設的綠化空間,結合城市發展時序實施,穩步推進各級各類公園綠地建設,真正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園綠地體系。
建景增綠
將惠及老城區
實施綠化造林“三化”,見縫插綠及建景增綠無疑是老城區提速增綠的良方,不過,要想將其變為現實,還應盡快付諸行動。我們欣喜地看到,在今年城市綠化300公頃的總盤子中,包括單位、企業和居住小區的社會綠化項目就達到50個,綠化總面積將達到93公頃,總投資2.2億元,這其中就有不少是為老舊城區綠化而備。今年市綠化委在推進綠化造林“三化”中,不僅對老舊城區綠量的增加提出了具體要求,還對城區綠化彩色化、珍貴化提出了很好的規劃。同時,贛榆區、海州區和連云區在今年的城市綠化中,也拿出增加老舊城區綠量的具體措施。
在老舊城區綠化改造中,贛榆區和海州區的做法無疑值得推廣。贛榆區在此前的老舊城區改造中,不僅改造了增加了老舊小區綠量,還將青口河綠化改造與塔山湖環湖路建設密切結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生態效果。海州區在老舊城區綠化改造中,順利清理了多年“臟亂差”的西鹽河畔巨型建筑垃圾堆,還在原址新建櫻花南園綠化2公頃,完成2000萬元居住區綠化新建監管推進工作。海州區此前還有7個老舊居住區和庭院綠化建設如期達到國家規范園林綠化標準,其中包括解放路小學、中廈商務中心、櫻花小區、永安新村等綠化工程,此前共栽植各類苗木8948株,新建色塊、草坪9.18公頃,新增綠地12.5公頃,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了局部小氣候改善的樂趣,也為老舊城區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