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首席記者 梁洪勝)2017年6月2日,海州區蘇園小區4位業主代表向本報熱線反映,他們在5年前或在銀行按揭貸款或交了全款購買了該小區的商品房,按照購房合同約定,到2013年年底交房,然而交房時間卻一拖再拖,小區在建工程也陸續停工。
為盡快住進新房,幾年來,小區業主輾轉聯系開發商、市縣住房建設部門,但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最終成了爛尾樓。“現在小區名字變了,開發商也避而不見,整個小區荒草萋萋,不通水電氣,真愁人!”交房、拿產權證成了60多戶業主心頭的兩根刺。
5年前購房至今未能入住
趙先生一直向往著住上一棟環境幽靜、綠植豐富的獨家獨院。為了圓這個夢,幾年前他就開始走訪市區各大樓盤,并在2012年選擇了位于新牛公路邊、距市中心約十幾公里的蘇園小區。當時開發商宣稱,小區內每位業主的住宅面積在200—500平方米,既有獨家獨院也有聯排小樓,是一個生態園林小區。
當年看完小區開發商的規劃圖后,趙先生很興奮,隨后拿出所有積蓄并辦理了銀行按揭貸款,以120萬元的總價買下了一棟房子。他與小區開發商———連云港市森林花園置業有限公司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新房在2013年12月30日交房,全家人都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到了約定交房的那天,趙先生來到蘇園小區售樓處,但開發商卻告訴他,由于建設施工等原因,交房時間推遲到2015年初。可2015年趙先生再次來到小區時,開發商再次表示要推遲交房。
別墅“爛尾”愁壞60戶業主
“從最初約定的2013年年底交房,一直到2017年,開發商遲遲未將房子交到我手里!我們一家都要愁死了。”趙先生說,和他有一樣遭遇的業主約有60戶,不僅房子拿不到,產權證也不知在哪里。
蘇園小區業主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2014年花了200多萬元購買了一棟2層樓的住宅。“我是交了全款的,但到現在一直沒交房,現在整個小區‘爛尾’,小區里荒草萋萋,機械停工,看著讓人揪心!”而小區業主顧女士說,自家買房子是給孩子當婚房的,現在房子遲遲不交,孩子的婚期也被迫一拖再拖。
趙先生作為60多戶業主的代表,前后已與開發商交涉了幾十次,但一直無果,無奈之下,他只能向消協、市縣住房建設部門反映,但遲遲也沒有明確說法。“在相關部門介入協調的過程中,開發商從開始的敷衍到最后避而不見,我們業主已經是投訴無門了!”而業主們也發現,小區開發商的負責人和小區名稱都悄悄變更了,這讓大家更加焦慮。
6月2日上午,在4位業主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蘇園小區,發現已經建好的樓棟白墻黑瓦,頗有傳統庭院的風貌,但小區內荒草瘋長,環境凄涼,在小區北面一排尚未完工的樓棟前,吊車、水泥攪拌機、腳手架等施工設備散亂地放著,已被荒草團團包圍。由于長期遭受風吹雨打,有的設備已經銹跡斑斑。“未完工的樓棟更是慘不忍睹,已經建成的也不通水電氣,這什么時候能交房?”幾位業主氣憤地說,現在小區已改名“中房頤和天地”,開發商股東之間可能也出現了矛盾。
開發商稱正協調
掃尾工程需數月
當天上午,記者輾轉聯系到了處理該小區問題的一位負責人———中房老齡產業發展連云港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先生。據他介紹,中房頤和天地項目也就是蘇園項目,大約在2010年由連云港市森林花園置業有限公司開發,開發商原股東與中房集團下屬相關的一個企業合作,但“目前由于股東之間的協調問題,項目暫時停滯”。
蔡先生表示,目前自己受到委托,正協調各方爭取解決問題。“我們現在首先要理順各方法律關系,再進行小區掃尾工程。經過初步了解,目前小區相關工程預計需要6至8個月才能完工。”蔡先生表示,“在協調工作結束后,會加快小區建設進度,具備了交房條件后會先讓業主入住小區,然后再補充相關材料,為業主辦理產權證。”
蘇園小區究竟何時能交房,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