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李菲)6月20日,港城勇士董貴軍就已經穿越哈俄兩國邊境,來到俄羅斯境內,一周以來,翻看董貴軍的微信朋友圈,答案似乎就是:森林、雨水、爬坡以及堅持。昨天,他的坐標是烏法———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的首府,位于歐洲與亞洲交界處、東歐平原的東部邊緣地帶,距離莫斯科還有1500公里。
翻越烏拉爾山脈踏上歐洲大陸
“大雨傾盆,一邊騎行一邊避雨。”董貴軍的微信朋友圈里,實時發布了他騎行途中的一些事,自從20日進入俄羅斯境內,經常被他提及的就是天氣,尤其是在進入烏拉爾山脈原始森林區域以后,不期而至的雨水就一路伴隨著董貴軍。
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是連接歐洲與亞洲的界山和界河,對騎行中的董貴軍來說,翻越烏拉爾山,就意味著告別亞洲,來到歐洲大陸。但這段翻山之旅,著實讓這個年屆五旬的中國漢子吃了不少苦頭。
“車多路窄不易騎,也不知爬了多少個接近10公里的長緩坡。”董貴軍表示,俄羅斯境內地廣人稀,一些貨車司機似乎習慣了開快車,而森林中的公路只有兩個車道,大貨車飛速經過帶起來的風足以把他連人帶車都掀翻。下坡的時候,瀝青路面濕滑且坑洼不平,稍不留神就會摔倒,如果再有貨車呼嘯經過,后果簡直不堪設想,因此下坡路段,他經常會推車前行,一切以安全為先。
6月24日,在風雨中單日騎行200公里的董貴軍,經歷兩天的翻山越嶺,終于到達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首府烏法,正式進入歐洲。
向莫斯科進發途中邂逅驚喜
一望無際的天空湛藍如洗,棉花糖似的白云堆滿天空,大地上原始森林蒼茫遼闊,幽靜中自有鳥語花香相伴。在這樣的環境中,遇到從羅馬騎行去北京的意大利騎友,對方還會說中文,董貴軍的驚喜只能用一句話形容:終于可以說中文了;從烏拉爾山脈出來的時候,又遇到穿著拖鞋、背著包,一路徒步出山的俄羅斯戶外運動愛好者……這一切都讓旅途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盡管到達俄羅斯只有一周的時間,但董貴軍卻已經對這個國度有了很深的感悟,在他的描述里,這是一個崇尚英雄、緬懷歷史的國家,對英雄由衷地敬愛,這從城市里不斷出現的英雄紀念廣場和雕塑就能看出來。
“我們這代人受到蘇聯文學的熏陶比較多,對托爾斯泰、高爾基、柴可夫斯基等大師非常敬仰。”董貴軍語帶憧憬,能在這塊土地上,騎著自行車到處看看,對他來說是莫大的幸運。他還對伏爾加河情有獨鐘,更念念不忘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纖夫是看不到了,但是會繞河騎行一段,等到了圣彼得堡,還想去俄羅斯博物館看看列賓的原作,了卻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