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楊銳冰 通訊員 周錦忠)淮工推進江蘇海洋大學創建又有新進展。記者從日前在北京召開的江蘇海洋大學創建座談會上獲悉,創建江蘇海洋大學已經通過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內部組織的高等學校設置規劃有關論證。待教育部黨組會議審批后,有望正式列入教育部“十三五”高校設置規劃。會上,我國海洋發展和高等教育領域的頂級專家為淮工“把脈”。
淮工地處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江蘇沿海開發的龍頭城市連云港,建校于1985年。世紀之交,均具有50年以上辦學歷史的江蘇鹽業學校、連云港水產學校、連云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先后與淮海工學院合并。目前,淮工在校本科生2萬人、碩士研究生300多人。創建江蘇海洋大學正式列入江蘇省“十三五”規劃,并獲批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基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江蘇高等教育的總體布局以及學校區位特點和現有辦學基礎,淮工把學校的發展目標定位于建設海洋特色鮮明、區域優勢顯著的江蘇海洋大學。
加快江蘇海洋經濟發展,需要超前規劃,提升江蘇海洋高等教育層次,培養大批涉海高層次人才。淮工具有較強的工科背景,在海洋藥物、海洋化工、海洋材料、海洋裝備、水產品加工、海洋信息技術和港口物流等學科方向已經與地方相關產業形成緊密合作關系,研發能力較強。在此基礎上,創建江蘇海洋大學,將有助于完善區域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增強海洋工程技術研發能力,進一步提高海洋科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
此外,在東部沿海省份建有大連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江蘇作為一個經濟較為發達的海洋大省,擁有954公里海岸線,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海洋資源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4位,海洋經濟總量超過7000億,但是尚未建立一所海洋大學。創建江蘇海洋大學,不僅可以填補江蘇沒有獨立設置的海洋大學的空白,而且能實現全國海洋高等教育共建共享,總體提升我國海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質量。
在全省100個省政府重點建設的優勢學科中,淮工“海洋科學與技術”作為江蘇省唯一的海洋類學科,連續兩次列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實現滾動建設。淮工還建有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海洋藥物篩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江蘇省海洋經濟研究中心、江蘇省海洋生物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江蘇海洋發展研究院等一大批涉海學科平臺。
國家海洋局、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教育廳對學校創建江蘇海洋大學也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早在2007年,《江蘇省“十一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就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江蘇海洋高等教育,加快在淮海工學院的基礎上建設江蘇海洋大學的步伐”;近兩年來,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協議、江蘇省“十三五”規劃、江蘇省“十三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中均就創建江蘇海洋大學提出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