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耀華 通訊員 惠康拯 孟曉亮)歷經多次調研與商討,河長制工作日前在灌南縣全面推行,全縣23條縣級骨干河道和185條鄉級骨干河道明確了各自的河長,其“一河一策一表”行動方案如期編制完成。十八大以來,灌南縣著眼長遠發展,共計完成投資21.66億元改善全縣農田水利設施,不僅打造了宜居的親水環境,其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在省績效考評中連續五年獲得優秀等次,并代表江蘇順利通過全國性三年水利設施建設總驗收。
近年來,灌南縣積極參與碩項湖備水源地規劃建設,完成碩項湖工程470萬方土方開挖、周口河地涵、退水閘等建設任務,按期實現蓄水目標。同時,完成鹽東城區防洪、城市防洪提升及城市防洪續建工程,城區防洪快速通道初見成效。積極開展飲用水源地達標創建工作,完成北六塘河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創建工作,在全市率先通過省級驗收。適時為通榆河兩側安裝10.2公里的隔離護欄,推進通榆河飲用水源地達標創建工作,并實施灌北干渠拓浚工程,為化工園區和東北鄉鎮工農業生產解決用水難題。
為改善局部農田水利設施,該縣先后完成公興河、老六塘河、沂南河等6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骨干河道水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并完成灌河入海口堤防應急加固工程,為化工園區及當地群眾提供可靠的防洪屏障。同時,還完成淮漣、灌北三個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建成了孟興莊—湯溝等5個萬連片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區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連續開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年”活動,助力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創建省級水美鄉村15個,打造宜居的親水環境。近年來,該縣共疏浚縣鄉河道90條、村莊河塘1131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2.06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9.32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4.54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11萬畝。
配合城鄉水利設施建設,灌南還及時啟動建設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工程,至2016年6月底已先后完成日產10萬噸的碩項湖自來水廠、日產6萬噸的田樓自來水廠建設任務,完成新鋪供水主管道176公里、環狀管道282公里,基本具備城鄉統籌區域供水條件。2016年8月起,由水利局牽頭實施農村水廠整合重組工作,完成了214座農村水廠的整合回購工作,以5339萬的價格回購保障了1.05億的國有資產,全面完成城鄉統籌區域供水任務,做到城鄉供水“同源、同質、同網、同服務”,真正實現了全縣80萬城鄉居民區域供水一體化。為進一步完善河道治理,全縣23條縣級骨干河道和185條鄉級骨干河道明確了各自的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