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艷 連科)近日,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揭曉,我市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2項專利“抗病毒核苷類似物的合成方法”和“甲磺酸伊馬替尼ɑ結晶的制備及其藥物組合物”、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甲磺酸伊馬替尼的晶型及其制備方法”、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的“2-萘酚生產廢水綜合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工藝”,均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我市獲獎數量在全省排名第六。
截至目前,我市共獲得中國專利金獎5項、優秀獎18項。獲獎專利在我市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圍繞專利增量提質的目標,加大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緊抓專利培育工作,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我市創新主體積極創新、及時獲權并主動轉化,形成市場競爭優勢,推動經濟創新發展。
本屆中國專利獎評選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主辦,旨在表彰積極有效開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在促進創新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利權人和發明人(設計人)。專利獎的評選經過擇優推薦、初審受理、專業評審、評審委員會復審、征求社會意見和最終審定六個環節。
此次國家專利優秀獎獲獎專利都具有很強的市場推廣價值,其中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發明的“2-萘酚生產廢水綜合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工藝”創造性提出用2-萘酚廢水濃縮黑液生產減水劑等工藝技術,不但實現廢水達標排放,而且將廢水作為資源全部回收利用。截至2016年底,該發明專利已在蘇州林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楚源化工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獲得工程化實施,技術穩定可靠,直接經濟效益達18695萬元,實現利潤總額4307萬元。為企業廢水處理工程節省建設投資1.65億元,減少排污費1.84億元。該專利促進了2-萘酚行業技術進步,在實現快速高效去除COD-cr的同時,實現有機毒物的高效脫除與利用,符合國家《循環經濟促進法》。該專利技術可為制藥、印染等其他行業含酚、有機酸廢水需要治理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