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周瑩 王懷詩 通訊員王從帥)昨日,筆者從市環保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全市空氣優良天數289天,首次躍居全省第一;PM2.5濃度45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2.8%,與2016年相比下降2.2%,全面完成國家、省“大氣十條”終期目標以及省下達的2017年度約束性目標、奮斗目標。
據了解,2017年,我市認真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中心,全面加快污染防治進程,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環境執法監管,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空氣質量全省第一。我市嚴格落實國家、省大氣污染防治系列工作部署,強力推進以“控煤、管車、治氣、降塵、禁燒”為重點的治污工作。全面推進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整治工作,全市整治燃煤鍋爐1582臺,超額完成省環保廳年初下達的目標任務。國家環保部新調整《高污染燃料目錄》后,在全省首家調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目前市區禁燃區面積已達673平方公里,為市區建成區面積的2.3倍。全力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工作,我市東盛四季花城小區為全省首個“煤改電”集中供暖小區。深入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全面完成列入省年度計劃的重點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針對冬季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實際,組織開展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并加強重污染天氣研判,及時組織開展重污染天氣預警與應急等。
水體質量總體好轉。2017年,我市組織實施工業、生活、農業污染防治、飲用水源保護、水環境綜合整治、水生態修復、黑水體治理及能力建設等8大類90余項重點水污染防治工程,推進完成91家“十小企業”取締、10家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5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607家禁養區畜禽養殖場關閉搬遷、沭新渠水源地保護區68戶住宅拆除等3個環境問題整治、德邦等城區污染企業關停搬遷、48家196個地下油罐防滲改造等水污染防治項目,水環境資源“雙向補償”制度不斷完善,生態環保機制更加健全,全市水環境得到改善。沭新渠水源地保護區環境風險全面消除,市區飲用水源安全得到保障;22個國省斷面優三類比例為68.2%,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劣五類斷面基本消除,曾是全省唯一劣五類國控斷面的西鹽河鹽河橋斷面自2017年10月起已達四類標準,生態功能基本恢復。
執法監管全面從嚴。2017年我市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充分發揮新法及配套辦法利劍作用,持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去年,全市共出動監察執法人員21300余人次,檢查企業7700余廠次,實施行政處罰806件,罰沒款金額5326.53 萬元,與2016年相比分別上升20.30%和45.03%。依照新環保法配套辦法實施案件354件,同比上升233.96%,其中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2起,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133件,實施查封扣押190件,移送行政拘留29起。涉刑移送19起,同比上升26.67%。實施“雙隨機”監管污染源1549家次,發現并查處違法問題527個。開展磚瓦生產企業專項整治,取締關閉73家,停產整治41家。組織開展了環保執法“風暴行動”、污染防治環保專項督查、環境執法大練兵、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等環保專項行動,有效整治一批突出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