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黃威)進入秋冬季節以來,我市空氣質量狀況受外來污染物輸入、氣象條件不利擴散等因素影響,已經多次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1月20日,我市將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預警,這是我市今年以來的第一次。
1月15日,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20日,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將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預警的通知》。重污染天氣從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預警后,在采取原有的應急響應措施基礎上,污染減排措施也隨之“加碼”———鋼鐵等重污染企業在現有產量基礎上減產30%-40%;水泥企業全部停產;施工工地全部停工;停止建筑物拆除、爆破、取土挖土等作業;對碼頭、堆場等采取最有效的防塵措施;嚴禁露天焚燒秸稈和垃圾,嚴禁露天燒烤、燃放煙花爆竹。
我市環保部門昨天15時發布的空氣質量數據顯示,市區4個監測點中,礦山設計院的PM2.5(AQI分指數)最高,為153,達到中度污染;市監測站為127,為輕度污染;胡溝管理處、德源藥業空氣質量為良;全市平均為112,輕度污染。
據了解,在空氣質量達到污染程度的時候,采取應急響應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能夠起到給污染物“削峰”的作用,盡快使空氣質量恢復到優、良的水平。在應急響應啟動后,我市各縣區、有關單位、企業各司其職,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采取污染減排措施,加強監管,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但在采訪中也發現,重污染天氣中,嚴禁燃放煙花爆竹這一條,落實起來難度較大。昨天是農歷初六,是個“好日子”,不少人選擇在這一天開業、宴客。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家住在鹽河路上,從早上六七點鐘開始,小區里噼里啪啦放了好一陣子鞭炮,早上上班路過小區門口,發現貼了嶄新的雙喜,原來是有人結婚。而昨天中午,記者在龍河路上看到一家飯店開業,燃放了不少煙花爆竹,升騰起一陣濃煙、留下了一地的紅紙屑。而市區各大飯店門前,中午時分鞭炮聲也此起彼伏。
“燃放煙花爆竹確實污染空氣,但老百姓有這個習俗,短期內很難改變,而且燃放煙花爆竹這種行為太分散了,也不太好管。”一位市民說。
改善空氣質量除了政府、企業的努力外,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響應,從不燃放煙花爆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方面做起,共同保護“港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