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徐中磊 通訊員 何啟祥 胡雪娟) “好端端的自行車,車座不知被誰劃壞了。”公共自行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設施,以綠色、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也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而在享受綠色出行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市民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卻對車輛等設施造成了傷害,也增加了工作人員日常的維護難度。為此,負責公共自行車日常管理維護的市城建控股集團公共自行車管理服務中心呼吁市民自覺愛護公共設施、文明騎行,同時,如發現有疑似破壞車輛的行為,及時向公共自行車管理服務中心反映。
近日,記者在市區的蒼梧路、海昌路、海連路、朝陽路等多條道路上進行了走訪。在走訪中,記者發現類似毀壞公共自行車及其附屬設施的行為時有發生。公共自行車的擋泥板破了、車圈扭了、車座壞了、公共自行車樁位的鎖止器損毀了,甚至還有市民將電動自行車鎖在了公共自行車的樁位上。
“我看這些人就是無聊,沒有一點公德心。”市民趙先生氣憤地說,看到好好的公共設施無端被毀,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他認為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可取,如果以后遇上,他一定會上前進行制止。
“我們工作人員在日常的管理維護過程中,每天都會發現一些人為損壞的公共自行車和相關設施。”市城建控股集團公共自行車負責人張庭清告訴記者,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惠民利民的重點民生工程,也是我市為建設低碳城市、打造綠色交通實施的一項公益項目。該項目自投入運營以來,共維修保養公共自行車50950輛次,維修更換自行車各類部件數十萬件,公共自行車設施完好率均保持在95%以上,維修師傅平均每人每天要負責50余個站點的巡查保養及20余輛車的維修工作。除了日常的巡檢維修外,他們還定期對車輛開展大保養工作,排除車輛故障,不讓病車、壞車上路。
然而,在維修保養過程中,他們經常發現不文明用車現象。我市公共自行車運營至今,已發現被惡意破壞的站點鎖樁鎖止器1200余個、站點公益廣告宣傳欄12塊,車輛鋼圈、車座及零部件損壞1500個,車輛被強行盜取丟失40余輛,因市民租還車方式不當,造成系統設施設備故障率不斷上升,故障數量占每日系統設備總故障量的40%以上。同時,還有一些市民的電動車與摩托車“鳩占鵲巢”,占用了公共自行車停車位資源,給市民的日常出行和公共自行車日常運營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困擾。
在此,他們呼吁廣大市民,在享受公共自行車給市民日常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請大家多加愛護公共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