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周瑩通訊員連發)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首季“開門紅”:
去產能方面。制定《2018年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工作目標任務》(連化脫辦〔2018 〕4號),確定年度去產能工作目標為淘汰小型冶金企業4家、重組整合化工企業17家、化解船舶產能30萬載重噸,并落實分解到各縣區。一季度工作全面推進,4家小型冶金企業已經停產,7家化工企業已初步確定重組計劃,2家化解船舶產能企業均停止生產。
去庫存方面。將產去庫存工作繼續納入市級目標考核體系,細化分解落實房地產去庫存工作任務,市政府同各縣區政府簽訂目標責任狀。市級每個月動態跟蹤監測庫存去化周期,貫徹落實國家、省房地產市場管理相關政策。截至3月末, 全市商品房、商品住宅銷售面積202.96萬平方米、181.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31%、18.82%,去化周期分別為14.35、7.24個月,比2015年年底(29.92、19.74個月)分別減少15.57個月和12.50個月。
去杠桿方面。全市共發行直接融資產品93.6億元,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比重38.2%,新引進興業銀行、百年人壽2家金融機構,融資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江蘇股權交易中心連云港分中心建成運營,45家企業實現掛牌。市級中小企業應急轉貸資金正式設立,基金規模2億元,全市應急轉貸資金達到4支,基金規模達到4.28億元,一季度,累計發放應急轉貸資金72筆,涉及金額3.47億元。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2月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34.44億元,比年初增加0.78億元;不良貸款率1.34%,比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
降成本方面。落實收費目錄清單和動態管理制度,調整公布全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和《政府制定價格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大力開展清費減負工作,規范審批中介服務收費行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全市143家直購電企業結算電量17.58億千瓦時,為企業節省用電成本3000多萬元。實施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及差別化低價等政策,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實施集裝箱碼頭一站式生產作業委托與電子支付平臺,實現連云港口岸集裝箱碼頭的業務辦理與費用結算的“互聯網+”應用,助力降低物流成本。
補短板方面。制定印發《2018年補短板重大項目投資計劃》(連發改投資發〔2018〕42號),130個補短板重大項目,總投資3177億元,2018年度計劃投資550億元。1-3月,補短板項目完成投資10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8.2%,其中:56個產業補短板項目完成投資60億元,14個創新工程項目完成投資6億元,34個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27億元,22個民生工程項目完成投資7億元,4個扶貧開發工程完成投資1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