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王一平 王貴珍 李寧)狹窄的過道、擁擠的街巷、陳舊的危房、彎曲的土路、凌亂不堪的環境。在連云港市海州區浦西街道人民路片區二期6號地塊,家住新洪社區今年60多歲的曹光華在此居住已經整整40年。老人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城里人一樣,住進寬敞明亮、環境優美的新樓房,如今曹光華老人的愿望很快就能實現。
今年初,海州區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惠民工程。據了解,該區2018年至2020年計劃實施100多個征收項目,完成改造500萬平方米。大干三年,基本消滅主城區棚戶區和城中村。其中今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積200萬平方米,涉及群眾2萬戶,三年相當過去五年的改造總量。截至目前,該區正在推進的棚戶區改造項目超過任務總量的40%。
征收資金缺口大是棚改最突出的核心問題之一,在加大財政資金專項投入的同時,海州區多措并舉千方百計籌集改造資金。通過加強與國開行、農發行、江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今年100億元的貸款融資額度已全部到位。
為有效破解“征收政策難”,在市級層面出臺相關政策的基礎上,該區研究出臺區級層面征收激勵、安置補償等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以去年連徐高鐵沈圩片區為例,貨幣安置加征收獎勵,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而拆遷安置價格僅為5000元左右,新房裝修后一般手里還余下一部分資金。在征收安置上,海州區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堅持貨幣化安置優先,同時推進市、區兩級安置小區建設,加大商業開發安置房配建比例,實現就地就近方式安置。
棚戶區改造牽動千家萬戶,如何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在剛性政策方面,海州區要求征收宣講人員嚴于用權、嚴于律己、嚴守底線、堅持原則,確保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在服務群眾方面,只要被征收戶提出不違反原則、不突破政策的訴求,如申請低保、廉租房、子女入托入學等都積極主動地予以幫助協調,確保做到陽光征收、依法征收、和諧征收。
征收動遷工作號稱天下“第一難”,難就難在群眾訴求多樣。為強勢推進棚改攻堅工作,該區堅持一把手負責制,推行“一個地塊、一名領導、一班人馬、一抓到底”“四個一”工作機制,推行征收地塊化、節點化、責任化,實行月例會、周會辦、半月過堂。真正做到責任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進、成效在一線取得,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舊城改造工作的“加速度”和群眾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