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周瑩)昨日,筆者從市統計局獲悉,我市正式印發《關于我市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經濟普查主要目的為全面調查我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了解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產業形態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摸清全部法人單位資產負債狀況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查實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產品產量、服務活動,全面準確反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動能培育壯大、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的新進展。
據了解,我市將通過普查,完善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名錄庫以及部門共建共享、持續維護更新的機制,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推進國民經濟核算改革,推動加快構建現代統計調查體系,為更好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強富美高”連云港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那么這次經濟普查對象是哪些呢?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普查對象是在我市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其中,普查具體范圍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普查主要內容包括普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組織結構、人員工資、生產能力、財務狀況、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能源消費、研發活動、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等。普查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8年年度資料。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普查將依托“多證合一”改革成果,廣泛應用部門行政記錄,全面推廣應用電子簽名,采取網上填報與手持電子終端等設備現場采集數據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普查,探索直接使用智能手機采集數據,建立健全統計電子地理信息系統更新完善機制,提高普查數據采集抗干擾能力和數據采集處理能力,在確保工作標準的前提下,切實減輕基層普查人員工作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