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董洪旺 郭曄 鄧琳)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知道樹的品種、年輪,逛一逛生態園竟然有別具一格的文化園,摘一個西瓜和桃子才知道這也是自帶品牌的.....今年以來,海州區“花果香”田園綜合體落戶新壩,不僅將農業與旅游相結合,還別出心裁地打出了文化牌,將傳統的農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來此流連忘返。
新壩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如今的新壩是市區較大的農業鄉鎮,常年種植水稻、小麥等,盛產大白菜、拿比特西瓜、香瓜、草莓、西紅柿、毛豆、淡水魚等,是遠近聞名的“瓜菜之鄉”、“魚米之鄉”, 更是海州的一張亮麗名片。
如何依托新壩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東片萬畝園區,將農業快速轉型?今年以來,該鎮著力打造集聚型高效生態休閑農業,為創建省級農業特色小鎮奠定扎實基礎。項目計劃總投資4.6億元,規劃總面積1.7萬畝,分三年實施新壩“花果香”田園綜合體建設;2018年計劃投資1.8億,率先啟動3000畝核心區建設,一個集采摘、旅游、文化創意為一體的“花果香”田園綜合體已初具規模。
在朱圩村占地300余畝金潮綠翠谷生態園,一群孩子正在捉蝴蝶,媽媽們在采摘,歡樂的笑聲回蕩在耳邊。這個精品大樹園里種植了很多名貴的樹種,每一顆樹都有自己的標牌和二維碼,輕輕一掃就能長知識。飼養區養了很多家禽,還有名貴的黑天鵝,是孩子增長閱歷的好地方。游玩區專門設有供兒童玩耍的地方,滑梯、迷你足球場、植物迷陣一應俱全。文化園設有許多古今廉政名人介紹,還有各種造型獨特的園藝,可謂巧奪天工。
“將農業與文化、旅游相掛鉤,在營銷方面,深挖風土人情,嫁接傳統文化;在品牌塑造方面,講故事,用情感創造溢價;在產品打造上,創造更多的消費價值,用文化創意鍛造農業靈魂。有了文化創意,新壩鎮的現代農業不僅有了發展動力,也更有了靈魂與魅力。”新壩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農產品要升值,缺少不了品牌的包裝。而新壩鎮的拿比特等西瓜品牌這幾年可謂遠近聞名,深受市民喜愛。如今,樊莊村、魏口村、大穆村等新壩西路沿線村民自發形成了大規模西瓜種植一條街,以種植拿比特、紅玉、玉麟等品種西瓜為主。每年自五月下旬西瓜上市以來,新壩鎮生產的多個西瓜品種極受青睞,種植的1000余畝西瓜供不應求,產品遠銷江蘇、山東、上海等地。
“隨著新204國道的建設完成,海州區形成了一條串聯浦南、錦屏、新壩、寧海、板浦的黃金通道。圍繞新204國道,海州將建設S型都市農業產業帶,建設浦南現代農業園、錦屏山以南生態農業區、西鹽河以東循環農業區三大農業園區,培育集循環、創意、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春賞花、夏親水、秋采摘、冬養生的四季休閑農業,并注入了文化和科技等因子,吸引城市人氣外溢,促進富民增收。”海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