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雅萱 張蘇婭 李躍飛 實習生 李紅)新型智慧城市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啟動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體系不斷形成,企業制造平臺不斷完善;中復連眾、康緣藥業、日出東方等一批港城企業迅速推進制造與網絡融合,為產品、服務和生產注入“智慧”,全市200多家重點企業完成“上云培訓”……借助“制造業+互聯網”,港城規模工業產生了化合反應,推動港城制造業在競爭中快人一步,勝人一籌,一幅鮮活的實體經濟發展新圖景讓人欣喜。
當前,“互聯網+制造業”已成為各地積極探索產業創新的必由之路。正處于工業化轉型關鍵期的連云港,借助“互聯網+制造業”的機遇,大力實施工業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推動智能化工廠建設,突破工業轉型升級的痛點和難點。截至目前,我市已經有13個企業完成了智能工廠建設,一批企業在互聯網思維推動下,催生了按需經濟新模式,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產業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嗅覺敏銳的港城制造業企業主動“+互聯網”,著力適應新的生產生態,讓港城制造對標世界。在康緣藥業數字化工廠,筆者見到了一個神奇的數字世界。在這里,5000多個車間控制點,600多個控制回路,260余個在線質量控制點,每年超過700億個有效質控數據支撐了中國中藥生產的數字“圖譜”產生。借助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康緣藥業讓中藥生產的主要生產設備運行狀態實現了實時監控、故障報警和診斷分析,讓中藥生產安全可控。康緣藥業生產總監溫開明告訴筆者,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中藥生產制造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繼而提升技術水平和精準程度,為中藥走向全球夯實了制造基礎。
互聯網的融入,還拉近用戶和制造業“后臺”———供應鏈、設計和庫存的距離,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重新審視原有的生產、營銷和服務模式,以互聯網思維重構企業生產、供應、銷售鏈,創新企業商業模式。日出東方的“水聯網”就是其中典型案例。“水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企業被動做銷售的模式,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為客戶定制個性“水需求訂單”,實現企業全方位服務輸出。日出東方水聯網負責人表示,這不僅為用戶節約了水設備運行成本,還幫助企業拓展了市場范圍,實現了供需一體化服務。
時至今日,港城制造業龍頭企業都有運用互聯網實現升級轉型的經驗,天明機械通過智慧物流平臺,鏈接并形成輻射“長三角”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圈的智慧物流中心;遠洋流體借助遠程監控系統,可以跨越千山萬水查驗到港口運輸設備的狀態……在“互聯網+”大潮面前,身處市場前沿的港城企業借助對市場的體會和認知、對趨勢的把握,主動以互聯網思維校正原有的發展戰略,立足質量、品牌,加速融入“互聯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