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楊銳冰 通訊員 張開虎 實習生 蔣玥晗)“這個孩子真不容易,這么孝順的孩子肯定很懂事!”昨天,本報報道了東海小伙小潘的故事。今年,他以324分考取了徐州工程學院。在得知他準備帶著母親一起上大學時,19位愛心人士共同幫他解決了8000元學費。
今天的求助考生是來自安峰鎮遛馬村的仲思敏。今年,她以329分的成績被淮陰師范學院財務管理專業錄取。父母多年前離婚,父親患有強直性脊髓炎,腰椎骨折,不能出去工作,奶奶已76歲,全家只有16歲的弟弟輟學在蘇州餐廳打工。目前,仲思敏的學費還缺6500多元。如果你想資助她,請與本報助學熱線聯系。
父親患重病
東海女孩為6500元學費發愁
仲思敏的家在安峰鎮遛馬村。她家開裂的墻壁上貼滿了大大小小的獎狀,目光所及之處只有兩張床和一個舊衣柜。炎熱的夏季,只有一張床上吊著一頂吊扇。
“爸媽好幾年前就離婚了,我一直跟著奶奶、爸爸生活。”仲思敏說,“爸爸也是那個時候患上強直性脊髓炎,腰椎骨折了。奶奶今年76歲了,還得下地干活。”在說到父親身體狀況時,父親沉默地坐在一旁,一臉愁苦。
“她還有個弟弟,為了減少家里的開支,小小年紀就輟學外出打工。”仲思敏的父親說,“由于年齡太小,打工賺的錢還不夠基本生活開銷。”
“我們家主要靠我爸平時做些雜活,但是他又不能從事體力勞動,一個月只有四五百元的收入。”仲思敏告訴記者。由于父親身體不好,家務活都落在奶奶和仲思敏身上。仲思敏家的院子里,種著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家里平時吃的菜,就靠園子里種點。”仲思敏說。
今年,她以329分的成績考取了淮陰師范學院財務管理專業。面對7500余元的學費,一家人愁眉不展。“家里實在沒有多余的錢供我上學……”當天,和記者一同前去看望仲思敏的愛心人士,現場資助她1000元學費。
“困難只是暫時的。好好學習,學成后回報社會!”愛心人士趙騰說,今后還將每月補助仲思敏300元的大學生活費。
仲思敏正在提前預習大學四級英語課程。“先背背單詞。”仲思敏說,由于村子比較偏遠,沒有合適的打工機會,暑假一直在家。
“上學之后我會加入學生會勤工儉學,減輕一些家里的負擔。”9月9日,仲思敏將前往淮陰師范學院報到。6500多元的學費缺口,仲思敏說,到現在還沒有籌到。
如果你想幫助這位懂事的女孩,請與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
19位愛心人士
幫助小潘解決8000元學費
昨天,本報報道了東海小伙小潘的故事。今年,他以324分考取徐州工程學院。
去年,小高考后母親突然偏癱,生活不能自理,一家四口靠父親在家門口賣水果維持生活。大學快要開學了,他準備帶著母親一起上大學。面對8000元的學費,小潘不知所措。
昨天上午,在得知小潘的情況后,19位愛心人士共同幫助他解決了8000元學費。“這個孩子真不容易,這樣的孩子肯定很懂事!”愛心人士說,對于小潘來說,未來的路還很長。帶著母親到徐州,邊上大學邊照顧母親不容易,妹妹轉到徐州讀書也是個問題。
對于小潘來說,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愛心人士只是幫他順利邁入大學。今后的路,還需要小潘獨立面對。
助學金額達到12.73萬元
本報第六季助學公益行活動開展以來,貧困學子的感恩,愛心人士的溫暖,構筑起這個社會的大愛。一直以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注本報助學公益行,力所能及地為貧困學子出一份力。
截至8月11日,本報第六季助學公益行已幫助17名考生解決12.73萬元學費。目前,仍有不少愛心人士為本報助學活動奔走,積極為港城貧困學子籌集學費。助學活動開展期間,品學兼優、考取本二及以上的貧困考生都可以和本報聯系。
愛心人士可撥打助學熱線13851291243,或添加微信(即手機號,請注明“愛心助學”)與本報助學公益行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