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黃蕾)近日,市民政局印發了《“高質發展 后發先至”(2018-2020)三年行動計劃》,緊緊圍繞建設“強富美高”新港城,深化民政事業改革發展,以社會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養老服務水平提質工程、社會治理開拓創新工程、軍民融合水平提升工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工程“五大工程”為重點任務,積極推進我市民政事業“高質發展、后發先至”。
社會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抓政策兜底線。提高城鄉低保標準,2018年~2020年每年7月1日起,城市按照高于5%、農村高于8%增長率提標,將家庭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納入低保范圍,實現以縣級為單位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加強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制度的有效銜接,重點救助對象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自負費用的救助比例不低于75%,年度封頂線不低于當地基本醫保封頂線的50%。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擴大農房保險覆蓋面,推進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建設,增強基層防災減災能力。
養老服務水平提質工程抓質量惠民生。增強居家養老服務能力,推動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完善“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到2020年,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智慧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全市城、鄉社區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率達80%、40%。推進養老醫療融合發展,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老年護理院和老年康復醫療機構建設,推進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促進醫療資源進入養老機構,到2020年,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50%,各縣區都建成1所醫養融合型養老機構,滿足全市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需求。推進機構養老轉型升級,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營造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及公開透明的政策環境,促進各類主體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社會治理開拓創新工程抓改革增活力。推進社會治理和服務創新,在全市推廣“一委三會”社區治理新模式。持續深化社區“減負增效”,促進社區回歸自治和服務本位。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重點培育發展行業協會商會、科技、公益慈善、社區四類社會組織,建成門類齊全的社會組織網絡。發展社會工作、提高人才素質,加大社會工作宣傳、培訓和崗位開發力度,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保障長效機制。
軍民融合水平提升工程抓雙擁促和諧。提高優撫對象保障水平,落實撫恤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撫恤補助標準年增長高于省定標準。推進退役士兵安置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加大協調力度,確保為重點安置對象提供的事業編占比保持蘇北領先位置。提升社會化擁軍工作水準,科學謀劃,嚴密組織,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工程抓基礎促均等。提升地名公共服務、深化邊界平安創建,編纂地名圖錄典志,建立地名數據庫和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提高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水平,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體系。深化殯葬改革,優化惠民殯葬政策,力爭建立全民普惠的殯葬服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