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頭部廣告一條

      新聞 新聞> 連云港新聞

      十幾年傳承與保護:讓瀕危的非遺項目漸漸“活”起來

      【連網】“Very good!”在我市非物質文化葫蘆畫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紀光輝的攤位前,一位來自國外的友人,一邊仔細端詳那精巧的葫蘆畫作品,一邊贊嘆道。剪紙、面塑、葫蘆壓花、老虎鞋……在第十屆文博會現場,包括紀光輝在內的我市百余位非遺傳承人,展示了制作技藝及代表性作品。

      徐洪繞在介紹非遺項目

      從搜集到記錄,從創新到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被挖掘整理出來———2006年首批非遺項目申報中,我市審批了61個,如今已擁有海州五大宮調、淮鹽制作技藝等國家級非遺項目5個,花果山傳說等省級非遺項目34個,市級非遺項目達到142個。

      非遺傳承人活躍在舞臺上、校園里、街巷邊,用掌握的非遺技藝揭示了港城的歷史,并隨著文化的開放交流走向世界。

      (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高陽)

      非遺傳承人“鄉土人才”的振興之路

      秋高氣爽的上午,在海州區隴東社區一座樓上,不時傳出陣陣的吟唱聲,二胡幽婉的和奏,杯碟清脆的叩響,隨風飄向遠方。這里是一個小曲堂,80歲高齡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長蘭正在教唱海州五大宮調———2005年12月31日,文化部公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海州五大宮調名列其中,蘇北僅此一項。2006年1月5日,《連云港日報》頭版刊發消息《海州五大宮調上榜亮相》,報道了此事。

      從18歲起,劉長蘭便開始跟隨老藝人錢樂山學唱海州五大宮調,這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幽幽古調,從古老的北京皇城沿運河南下,在海州板浦民間廣為傳唱。時過境遷,昔日的運鹽船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留下它在傳統民間文化中閃爍著星火光芒。

      劉長蘭還記得當初申報前的故事。“在申報前,民族民間音樂家張仲樵先生來到連云港,找到了當時在市民保中心工作的朱秋華。”據劉長蘭回憶。當時,她在他們倆面前表演了一番。“唱過以后,張老師就提議朱老師,將五大宮調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終,海州五大宮調順利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保護起來。”兩年后,劉長蘭和趙紹康被選為海州五大宮調國家級傳承人。

      劉長蘭在央視節目中表演海州五大宮調

      劉長蘭在央視節目中表演海州五大宮調

      之后,我市在連云港師專、市淮海劇團、市藝校等處建立五大宮調傳習所,開設了社區小曲堂,而劉長蘭也開始收徒傳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鄉土人才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大智慧’,加強民間傳統文化‘智庫’建設,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潛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市文廣新局非遺處副處長王源遠說。自2007年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起,他就在參與非遺普查、登記、申報等工作,積極承擔并組織全市項目、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傳承基地評比、申報工作。

      “現在有許多土專家、田秀才,雖然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都身懷絕技,往往是傳承技藝的巧匠、帶領致富的能人。”王源遠介紹。建立常態化的鄉土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加強跟蹤指導服務,并對有貢獻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才能激發鄉土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地“香”起來、“火”起來、“壯”起來。去年10月,首屆鄉土人才傳統技藝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南京拉開帷幕。來自全省的藝術大師、能工巧匠匯聚南京國際博覽中心,上演最炫“民族風”。而我市共有28位能工巧匠殺入決賽。

      傳承人有了,就需要平臺建設,為此,我市也在探索和推進。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社會文化處副處長馮春紅坦言:“我們將通過一些非遺場館、傳承基地以及生產性保護基地的建設,打造15分鐘非遺生態保護圈。今年我們繪制了手繪地圖,非遺中心開辦了市非遺資料中心。今后,我們會進一步擴展這些內容,通過提升場館的功能,加強我們非遺保護基地的建設,為連云港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一些展示的平臺。”

      非遺進校園 彰顯年輕一輩的傳承力量

      在此前結束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中,迎來了一批特殊人士———荷蘭卡爾斯中學留學生。在海州高級中學的“非遺展廳”,這群洋學生參觀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年畫藏品展”“西游記與連云港”剪紙展,觀看了傳統武術太極拳、劉氏自然拳的教學傳承活動。而剪紙、面塑、葫蘆畫、糖畫、黑陶、風箏制作、傳統武術太極拳等15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讓他們有機會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非遺的保護和傳承過程中,年輕一代是最重要的力量。自2009年起,我們共舉辦‘非遺進校園’活動500余場次,受眾達5萬人次,已具備常態化運營的態勢。”徐洪繞介紹。我市每年在“文化遺產日”期間均舉辦一屆全市非遺保護成果展,每屆均安排學校參展、參演。在連續好幾屆的文博會上,開展了“非遺課堂”的特色活動。

      “我市傳統技藝類的非遺比較多,不少學校主動吸納非遺資源進行課程開發,引導學生學習、認識、參與傳承和創新,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徐洪繞說。比如育才幼兒園的面塑,新海小學的柳編,浦南中學的葫蘆畫,厲莊小學的民間游藝、打連廂,羅陽小學的刻紙,沙河二小的傳統農業生產生活習慣的傳承等。

      2006年我市非遺普查工作匯報會內容

      2006年我市非遺普查工作匯報會內容

      除此之外,不少學校還成立多個“非遺社團”,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淮海戲”是用地地道道的“連云港話”演唱的家鄉戲,面對“鄉音”失傳的危機,灌云、灌南、海州等縣區,認真開展“淮海戲進校園”活動,通過學生學唱淮海戲,掌握一些淮海戲知識和演唱技巧,激發學生的興趣;許多學校還邀請淮海戲票友進校園,進行實地業務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為傳承非遺,劉氏自然拳傳承人劉家平專門組建了市龍騰文武運動學校。作為劉氏自然拳第3代傳承人,在他的練習和推廣下,這項曾經冷門的拳種如今已為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并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劉氏家訓,劉氏自然拳只能傳藝于兒子。”劉家平說。但畢竟時代不同了,為了將劉氏自然拳“發揚光大”,2001年,劉家平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國企待遇豐厚的工作,創辦連云港市龍騰武校,面向全國招收愛好武術的學員。劉家平認為,這也是為了保護劉氏自然拳。“一方面我想將這套拳法普及開;另一方面,也想讓孩子們通過練習武術,強身健體。”劉家平說道。

      江蘇財會職業學院是我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培基地,該院今年設置了大師工作室,將國畫、泥塑、面塑、形意拳、攝影等大師邀請入駐,立足學院,開放辦學,致力于社會傳統文化教育培訓、研習、非遺產品開發等。“傳統文化大師的入駐和傳統文化課堂的開設,增強了學院的文化靈氣,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推進了學校的發展,今后將進一步致力于傳統文化‘產學研’工作,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該學院團委書記張頌表示。

      生產性保護 非遺產業化發展的引擎動力

      古色古香的大門、體系嚴密的家譜、歷朝歷代制醋的工具、傳統的踩曲工藝展示……在板浦鎮汪恕有滴醋廠,有一處占地達1300平方米的“醋文化展館”,里面陳列了由該廠第十一代嫡系傳人汪宗遂搜集和整理來的有關“中華醋文化”的一切物什。這家醋文化展示館成為開展非遺文化的宣傳、培訓和傳承活動的重要載體。

      “我們廠是一家具有三百四十多年傳承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可以上溯到清初康熙十四年間。1992年,我擔任了剛剛組建的板浦汪恕有滴醋廠廠長。”汪宗遂說。從此,作為第十一代嫡系傳人,挑起了振興百年品牌汪恕有滴醋的歷史重任,開始譜寫汪恕有滴醋廠新的歷史篇章。目前,汪恕有滴醋釀制技藝傳承基地年產量為6000噸,擁有3條傳統手工釀醋技藝生產線,2015年被省文化廳評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生產性保護是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進步的有效途徑,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徐洪繞介紹,“那些傳統技藝,之所以成為‘非遺’,就是因為它要失傳了;若是沒有批量生產,完全靠國家來維持也不好。所以,類似通過商業經營手段去進行傳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起碼能在此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授徒和普及,帶動地方文化發展。”

      黑陶是我國珍貴的遠古工藝,是幾千年前龍山文化的標志性遺存。“2013年,我作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之一,正式擔負起了贛榆黑陶的傳承工藝。”李大專說。而在此前,我市首家黑陶文化研究會在贛榆區成立,他擔任會長。“我們研究會會員由全市廣大黑陶研究者、愛好者、收藏者組成,主要從事黑陶文化和黑陶制作技藝的研究推廣工作,促進黑陶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通過對非遺項目智力上的支持和資金上的扶持,一批具有明顯非遺標簽、環保、高附加值的文創產品應運而生,不僅走出了江蘇,更走向了全世界。“自古以來,塔山就有以杞柳編筐謀生的傳統;素有‘柳編之鄉’‘中國杞柳第一鎮’之美譽,草柳編織是塔山人民傳統的手工技藝,距今已經傳承一千多年,柳編制品更是蜚聲中外。”徐洪繞說,“現在我們柳編廠家,就是塔山湖柳編廠,也是我們的傳承保護單位,它已經進入了文化部出口500強文化企業的目錄,也為我們非遺生產性保護探索了非常好的經驗。”

      2011年以來,國家文化部、省文化廳分別開展了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建設工作。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的評選,旨在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探索和總結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為弘揚全市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將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新聞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久久国产三级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