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徐譽寧) 春節本是闔家歡樂的日子,由于這期間要應對較多的生活瑣事,也是夫妻矛盾的易發期。昨日,記者從市民政部門了解到,春節后,市各婚姻登記處迎來離婚登記高峰。從2月11日至2月22日,全市共有千余對夫妻辦理了離婚手續。專家表示,相當比例的離婚是因為生活瑣事引發沖突導致的,婚姻生活需要雙方共同經營,不能因為一時沖動而犧牲家庭幸福。
“80后”和“90后”占比較高
春節后工作首日,市民趙女士便和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據趙女士介紹,他和丈夫結婚十年,一直以來,丈夫都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特別貪玩,兩人經常為一些生活瑣事發生爭吵。“那時沒想過離婚,怕在親戚朋友面前抬不起頭。我以為隨著年齡增長、子女長大,他會變得顧家一些,沒想到這只是我的一廂情愿……”趙女士說,近年來,丈夫不僅不悔改,甚至還迷上了賭博。因此,趙女士實在忍無可忍,最終選擇了離婚。
記者從市民政部門了解到,從2月11日(正月初七)至2月22日(正月十八),共有1000多對夫妻辦理了離婚手續。其中灌南縣離婚人數最多,共有227對夫妻離婚,其次為灌云縣,共有213對夫妻離婚。記者了解到,春節后前來辦理離婚手續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夫妻,其中“80后”“90后”夫妻占據相當高的比例。據介紹,離婚的原因雖然五花八門,但是絕大部分是因為經濟因素、感情因素、婆媳矛盾以及生活瑣事。
近三成夫妻因生活瑣事離婚
“其實,每年春節后離婚人數較多的現象一直存在,今年也不例外。有近三成的夫妻是因為家庭瑣事導致沖動離婚。”市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后許多夫妻扎堆離婚,主要原因是許多夫妻平時因為工作忙碌,缺乏有效溝通,很多不滿、怨氣無形中被擱置、壓抑、積淀下來,春節長假里共同相處的時間長了,矛盾便慢慢凸顯出來。
不僅如此,有些夫妻考慮為老人、孩子留下一個完滿的假期后再離婚,也是造成春節后離婚多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后來辦理離婚的人群中,特別是“90后”群體的離婚原因讓人“匪夷所思”:大部分都是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如婆媳爭吵、互相看不慣對方的生活習慣,甚至會因為去誰家過春節或給老人送禮等瑣事,引發矛盾導致離婚。
多方合力打響“婚姻保衛戰”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優越、富有個性,相處愉快就結婚,過得不開心就離婚。”市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除此之外,協議離婚的“成本”相對也很低,這也導致一部分夫妻對婚姻重視程度不足,稍微有點矛盾,就將離婚“提上日程”。
“前來辦理離婚的夫婦,一看臉色就知道是動真格離婚還是一時鬧情緒。”多位婚姻登記處窗口工作人員表示,“通常我們都會先勸解,實在勸解無效才為他們辦理手續。”
“我們希望家庭完整,但無法‘強迫’家庭完整。對于那些能夠通過勸解而挽回的夫妻,我們會盡量勸和。”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袁振寶表示,為了降低離婚率,一直以來,我市各婚姻登記部門均開設了婚姻調解干預項目,重點打造婚姻家庭輔導工作室。今后,我市各個婚姻登記部門將繼續加強婚姻調解力度,不僅對因瑣事離婚的夫妻進行勸解,還將繼續推廣對準備結婚的情侶進行婚前輔導的做法,強化他們的婚姻家庭責任,讓他們對即將到來的婚姻生活做好準備。
“當然,在婚姻關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夫妻雙方,在婚姻中夫妻雙方要學會包容體諒對方,如果婚姻出現了問題,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以分手了之。”袁振寶表示,夫妻雙方尤其是年輕夫妻對待婚姻應該慎重,不能讓“婚姻的小船說翻就翻”。袁振寶認為,降低離婚率這一問題,需要社區、民政部門、法律部門等多部門共同努力,多方聯動,共同打響“婚姻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