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文華 通訊員 馬卿) 當前,高溫天氣持續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我市已被氣象部門列為“高溫風險極高”區域,城市地圖全域“飄紅”,防暑形勢嚴峻。7月3日,市急救調度指揮中心單日接報8起中暑相關求助,涉及老人、游客、戶外工作者等群體,敲響健康警鐘。
7月3日午后,蘇馬灣景區一名大約50歲的上海女游客,在海邊活動后突發頭暈、四肢乏力,其高血壓病史加劇了中暑風險。同伴首次撥打120后,患者因被誤判病情取消求助,15分鐘后癥狀惡化,出現頭昏眼花、站立困難,家屬再次呼救。急救人員趕到后,迅速采取冰袋降溫、靜脈補液等措施,送醫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當日14:30,一名戶外工作者中暑后被工友送至附近超市。雖然身處空調環境、補充水分,仍因呼吸過快引發過度通氣綜合征,出現頭暈、口唇麻木及肌肉痙攣癥狀。市急救中心張玉濤醫生解釋,過度通氣是呼吸急促導致二氧化碳排出過量、血液酸堿失衡所致。遇此類情況,可盡量降低呼吸頻率,慢慢用鼻吸氣、口呼氣,或用紙袋、口罩、干凈塑料袋等覆蓋口鼻短時輔助呼吸;若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持續抽搐或高熱不退癥狀,應立即撥打120,送醫救治。
針對極端高溫,市急救中心發布防護指南:高溫時段盡量留在室內,合理使用空調、電扇;足量飲水,遠離酒精、高糖飲料;老人、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需加強健康監測。戶外工作者避開正午作業,穿淺色透氣衣物、戴遮陽帽,定時補水補電解質,發現暈倒者及時移至陰涼處通風,防止熱射病。
本次高溫過程影響廣、持續久,不僅是氣象預警,更是關乎生命的健康警報。市急救中心強調:老年人、戶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需加強防護。一旦出現胸悶氣短、頭昏眼花、肌肉痙攣、意識模糊等中暑癥狀,立即撥打120,切勿延誤救治。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