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興領域快速發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我市緊扣政治建設“一條主線”,錨定新興領域黨建、基層治理與政權建設、群眾服務“三項重點”,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全力推進新興領域黨建,深化基層治理工作,全力開創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黨建領航新興領域
織密組織網絡凝聚發展合力
近日,在康緣藥業,創新產品研究與開發黨支部正在開展“黨建+技術攻關”主題黨日活動。“我們組建了涵蓋中藥、化學藥、生物藥、大健康四大模塊的研究團隊,項目負責人都是共產黨員,他們充分發揮帶頭作用,支部累計獲得數十項重要注冊批件與知識產權,充分彰顯了黨建引領下科研團隊的卓越戰斗力和創新活力。”研發一支部黨支部書記姜超介紹。
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產力。為破解新興領域黨建難題,我市健全新興領域黨建工作體制機制,推動行業管理部門成立行業黨委,實施“五專五力”黨務工作者培育計劃,還將新興領域發展黨員指標單列。如今,眾多非公企業、互聯網平臺合作企業通過黨建引領,實現了業務發展與組織建設“雙提升”。
在新社會組織黨建方面,我市創新打造“山海聚勢·會萃港城”品牌,實施“會港直通車”項目,被確定為中央社會工作部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聯系點(江蘇省唯一設區市)。開展“牽手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百會興港城”行動,協助開展招商引資并推動項目落地47個,推動100家社會組織結對幫扶87個經濟薄弱村。
此外,我市實現網約配送企業的合作企業和快遞企業的加盟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率達100%。構建黨組織與基層站點“1+N”聯系機制,完善“新就業群體—新就業群體黨員—聯合黨組織或流動黨員黨支部—行業黨委”的訴求收集辦理機制,設立新就業群體專屬節日———“連新日”,制定關愛服務“二十條”措施,成立愛“新”基金并首期募捐160余萬元,打造市縣兩級“連新e站”綜合體9個,關愛服務新就業群體5萬余人次,切實解決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
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夯實治理根基賦能社區發展
? “以前小區停車亂、環境差,現在有了鄰里議事廳,大家一起商量解決問題,住得舒心多了!”家住連云區墟溝街道的居民劉阿姨感慨。
我市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五治提升”工程,開展“山海鑄能·善治強基”系列行動,在各小區建設家門口式“鄰里陣地”,完善“鄰里共治”自治機制,推動實現組織覆蓋到小區、資源匯聚到小區、服務延伸到小區。通過組織黨員、居民代表、物業人員定期召開議事會,老舊小區改造、停車管理等難題得到有效解決。
為給基層減負賦能,我市全面推進“智慧印章”“智慧社區”試點工作。在贛榆區青口鎮黃海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展示了“智慧印章”系統:“以前蓋章要層層審批,現在通過系統提交申請,審批流程縮短了三分之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我市還著力建強社區工作者隊伍,計劃今年底前實現每萬城鎮常住人口擁有社區工作者18人。同時積極開展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試點,開發“連新碼”共治平臺,推進“新就業群體集中報到月”活動,吸引報到2700余名,從中選聘兼職網格員239名。
服務群眾精準暖心
融合專業力量傳遞志愿溫度
“奶奶,您的血壓有點高,平時要注意飲食清淡,按時吃藥。”在海州區新東街道,專業社工小王一邊為老人測量血壓,一邊耐心叮囑。
我市深入推進“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工作,通過組織專業社工與志愿者結對,開展助老扶幼、心理疏導等多樣化服務。擦亮“山海有愛·港好有我”志愿服務品牌,制定志愿服務工作規則,發布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重點任務清單,發布首批志愿服務重點項目100個。
此外,我市還建立市縣聯動機制,持續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育工作,2024年度、2025年度連續兩年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累計報名人數和萬人報名人數均創歷史新高,通過人數逐年大幅增長。
從新興領域黨建的蓬勃發展,到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再到群眾服務的暖心升級,我市正以“三項重點”工作為強力引擎,全力書寫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嶄新篇章,讓港城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共繪幸福藍圖。(莊婷婷 滕艷萍 王炳翔 劉靜)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周金林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