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文華 通訊員 陳豆)9月開學季的腳步越來越近,同學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重返校園?別忘了,健康報到是第一課。近日,各地學校將聯合醫院,陸續啟動新學年的結核病集中篩查工作。這場年度“健康保衛戰”,關乎你我,更需要每個人認真對待。
“學校是集體生活場所,教室、宿舍人員密集,一旦存在未被發現的傳染源,很容易引起傳播。”市第四人民醫院公共衛生處處長宋琪琪表示,“早篩查、早發現,是保護學生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本次結核病篩查主要面向入學新生,同時部分學校也將對具有結核病接觸史、或近期出現咳嗽、盜汗、體重下降等癥狀的學生進行重點排查。目前采用的篩查方法包括傳統的結核菌素皮膚試驗(PPD試驗)和新型的結核抗原皮膚試驗(EC試驗)。這兩種方法均通過皮內注射試劑,并在72小時后根據皮膚反應判斷結果。宋琪琪特別提醒:“注射后2至3天內不要抓撓、沾水,若局部出現輕微紅腫屬正常反應,無須過度緊張,避免因人為干擾影響結果判斷。”
若皮膚試驗結果異常,如硬結或紅暈直徑超過規定標準,或學生伴有持續咳嗽超過兩周、低熱、乏力等可疑癥狀,醫生將建議進一步做胸部X光檢查以明確診斷。“篩查結果異常并不等于確診結核病,公眾無須恐慌。”宋琪琪解釋。皮膚試驗陽性可能僅代表潛伏感染,即機體曾接觸結核桿菌但未發病。這種情況下,醫生會綜合評估并可能建議預防性服藥。一旦確診為結核病,只要遵醫囑完成6至8個月的規范治療,多數患者可康復,不影響后續學習和生活。
宋琪琪同時提醒,若學生出現持續咳嗽、午后低熱、盜汗、體重下降等癥狀,切不可隱瞞,應及時向家長和老師報告,并盡快就醫。早期發現和干預不僅能提升治愈率,還可有效阻斷傳播鏈。
目前,學生可通過兩種途徑完成結核病篩查:一是參加學校組織的集中篩查,需攜帶學生證并按醫生要求說明近期身體狀況;二是自行前往定點醫院的結核篩查門診,建議提前通過醫院公眾號查詢門診時間,避開高峰以減少等待。
此外,宋琪琪還呼吁,篩查僅是防控的第一步,日常防護措施同樣關鍵。她建議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咳嗽時用手肘遮擋、不隨地吐痰,教室和宿舍每日通風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同時,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增強自身免疫力,共同構建牢固的校園健康防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