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王雪晴)“小朋友,先立正,雙腿張開與肩同寬,像我這樣彎腰,手臂向下……很好,獎勵你一張小貼紙!”在連云港市六一幼兒園里,來自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的“彎樹苗”脊柱側彎篩查團隊成員們正在給小朋友們進行脊柱側彎篩查。從最初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到如今的公益項目,3年的時光里,這支團隊走進連云港市20余家幼兒園、小學和早教中心等機構開展科普宣講,為3萬余名兒童進行脊柱側彎篩查,他們以“不做彎樹苗,直立向陽生”為口號,踐行“服務百姓健康”的使命,讓眾多家長兒童受益。
“彎樹苗”篩查計劃是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師生發起的一個專注于脊柱健康的公益服務項目,旨在提高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篩查效率和準確性,以脊柱側彎篩查為中心,科普、防治、干預為輔助,致力于研究和推廣一種創新的脊柱側彎篩查方法,為改善青少年的脊柱健康作出貢獻。
據項目指導教師介紹,“彎樹苗”篩查計劃充分發揮了醫學院校的優勢,團隊涵蓋臨床醫學、康復治療學、醫學信息工程等不同專業的師生,還有眾多附屬醫院的專家參與指導,通過視診、觸診、儀器測量等方式進行基礎檢查,發現并干預兒童脊柱側彎的問題。“我們團隊以提高兒童脊柱健康水平為宗旨,以‘早篩查、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為目的,分成指導視頻的學習、現場篩查的開展以及科普視頻的放映三個部分,讓小朋友們更有效地學習人體骨骼結構的相關知識,提高對脊柱側彎的重視。”
新質生產力,打頭的字是“新”,創新,正是這支團隊濃濃的底色。項目成員說:“醫工結合在我們這個團隊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工學背景的指導老師提供了技術指導,基于深度學習技術,利用大量的脊柱側彎數據進行訓練和優化,提高了脊柱側彎檢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避免了傳統方法的主觀性和誤差。”據悉,該團隊相關技術目前已在申請國家專利。
考慮到兒童隱私的問題,團隊和園方商量后采取了精篩和普篩兩種方式,同時將檢測結果單獨發送給家長,向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治療引導和建議。從2021年4月以來,團隊已完成了3萬余兒童的脊柱側彎篩查,并進行了700余次的回訪,義診共篩查出多例疑似脊柱側彎患兒,初篩準確率高達90%。不少家長也在專家的指導建議下有效發現了兒童脊柱側彎問題并給予早期治療。
7月4日,該團隊收到了幼兒園的感謝信。作為項目團隊隊長的徐晨同學表示,當看到家長及幼兒園老師們發自內心地感謝時,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對于醫學生來說,這段經歷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思想的錘煉,把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百姓健康的動力,我想這就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