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燦 通訊員 趙威娜 陶祥 李孟紗)近日,連云港的“莫奈花園”——蒼梧綠園走紅網絡,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美照掀起一波又一波賞花拍照熱。不只是與鮮花拍照打卡,收集精美的文創產品、在鄉村里逛集市、采摘垂釣等成為年輕人夏季旅游的熱門項目。從“擠在人海”到“躺進山海”,年輕人旅游正在調轉方向,傳統景區不再是打卡必須項,體驗本地文化、發掘小眾打卡地、悠閑享受吃喝玩樂才是年輕人舒適度假的正確打開方式。
旅游更要有“文化味”
冰箱貼、書簽、筆記本……在鹽河巷的禮遇港城文創店,滿滿的連云港元素體現在各式各樣的文創產品上。“這個筆記本里的圖案采用鏤空設計,每翻開一頁都有不同的效果,現在銷售得比較好,也可當作印章本用。”文創店老板劉姝含介紹。
每天,不少年輕人聚集在這個不大的店面里挑選文創產品,其中一些游客是為了集印章而來。“我特別喜歡收集印章,每到一個城市,都要去文創店蓋印章。每次翻看印章冊就好像打開通關文牒一樣,里面記錄著每一個城市的景點,記錄著我旅游的足跡,很有滿足感。”來自青島的張婷婷邊介紹邊給筆者展示她的集印章冊,里面印有花果山、連島、民主路老街等景點的印章。
文創產品通過形象與富有創意的設計,將厚重的歷史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消費產品,搭建起新的文化消費場景,年輕人喜歡在旅游中體驗文化,也愿意為制作精美的文化產品消費。
如今,喝一杯茶飲也成為年輕人逛街、旅游必須打卡的項目。“像這些中藥草本奶茶系列產品,雖然加了一些中草藥原料,但是整體口味還是偏甜的,苦味較輕,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價格也不算貴,銷量較其他茶飲要好。”店員介紹。不僅是開在商圈的本土奶茶品牌,景區也開設茶飲店、咖啡店。海上云臺山景區唐王湖畔,游客前往茶嶼咖啡店點上一杯咖啡后,或在岸邊眺望湖景,或在露營房車里談天說地,體會悠閑寧靜的休假時光。茶飲早已成為年輕人旅游體驗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劑。
打卡分享成為旅游“原動力”
在月牙島的薔薇園,80余萬株月季競相綻放,紅色、黃色、紫色等各色花朵交織簇擁,如同一幅油畫。即使是在周三上午,仍有不少市民來到這里賞花拍照。
“從這里往花叢深處慢慢走,走的時候注意用手撫摸花。”市民鄭女士正操控著無人機低空飛行,從俯視角度拍攝她的朋友,而朋友身著白色連衣裙,在花園里尤為亮眼。如今,普通手機也許已滿足不了年輕人“出片”的需求,專業相機、無人機在年輕人手中發揮出巨大作用,拍攝出眾多“絕美”大片,一些照片和視頻也被發在社交軟件上,收獲無數點贊。
打開小紅書APP,以“連云港月季花墻”“月牙島薔薇園”“蒼梧綠園月季花”等為話題的筆記數量達百余篇,其中蒼梧綠園的月季園更是被稱為連云港的“莫奈花園”“5月頂流花海”。瀏覽發布的筆記,可以看到無數市民網友分享自己與月季花的打卡照片,也有不少年輕女性被美照“種草”,前往打卡拍照。社交平臺上不乏教授各種拍照姿勢的筆記,年輕人在分享中記錄下最美的自己,也在港城的各處美景留下屬于自己的足跡。不僅是公園,香閣里拉花園小區、同科小區、杰瑞花園等許多小區也被網友發掘,成為拍照打卡地。
年輕人旅游也能“躺平”
近日,2025“蘇韻鄉情”鄉村休閑旅游農業(海州區)專場推介活動暨新壩廟會啟動儀式在新壩鎮沙杭村啟幕。“這個西瓜是由無土栽培技術生產出來的,它與土壤栽種的西瓜相比,口感更甜、皮更薄,也避免了作物根系與土壤接觸導致的多種病蟲害。”在“新壩特產”專區,講解員正講解著西瓜、河蚌、珍珠制品等綠色農產品,嘉賓還參與到河蚌取珠環節,在養殖的河蚌中,一粒粒圓潤的珍珠被夾子取出。在新壩廟會現場,匠人手指翻飛展示著竹編過程,攤位旁還有許多制作完成的簸箕、籃筐,涼粉、油膜等小吃攤傳來誘人香氣,本地的沙甜西瓜、西紅柿物美價廉吸引顧客購買。熱鬧的集市上,既有附近村民前來采購,也有市區居民專程前往趕集。
“目前,‘沙杭新苑’民宿項目與電影院為游客打造了鄉野小住的愜意氛圍,新壩鎮蔬菜基地也開啟認領土地項目,市民可以來到這里成為‘小農民’,耕種自己的土地。”海州區新壩鎮相關負責人說,“作為連云港市的‘瓜菜之鄉’,新壩鎮希望借助此次活動,展示近些年的科技農業、田園綜合體和‘四鄉’品牌等成果。”一系列旅游項目正在開發和運營,這讓鄉村旅游內容越發豐富。
隨著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鄉村旅游體驗項目的發展,鄉村游逐漸成為年輕人旅游的一大選擇。放假時,年輕人扎進鄉村,體驗采摘、垂釣等,在與自然的對話中尋找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