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山附近風貌變遷(蘭培喜/攝)
【連網】 膠東在線7月16日訊(記者 侯嘉偉)追尋城市的記憶,記錄港城的芳華。今年6月份,煙臺住博會特設“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煙臺市城建成果展”展區,用數百幅照片,展現煙臺城建的前生今世,記錄煙臺城建天翻地覆的變化,勾起不少老煙臺人的記憶與情懷。
1978年以來,尤其是1984年煙臺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以來,煙臺一舉站在了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煙臺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歷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踏著改革開放的時代節拍,推動了40年滄桑巨變,譜寫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壯麗史詩。
民生小區(蘭培喜/攝)
改革開放四十年后,煙臺發展的脈動依舊蓬勃昂揚,放眼全市,自東而西,從南向北,一座座凝聚著變化與遠景的重點項目,也依舊以飽滿的熱情與奔騰速度逐步推進。
回望2017,煙臺城建創造了一張可喜的“成績單”:全面鋪開的2.77萬戶棚改圓滿完成,71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塔山南路正式動工,濰萊高鐵開工建設,朝陽街、所城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改造完成房屋征收……
2018年起,煙臺將連續3年實施城市提升工程,著力實施“空間優化”、“兩鐵兩港兩路一水”、“三改一通”、“一島一帶兩街區”保護改造、“五個生態”等“七大工程”,走港產城融合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城市化路子。
年內,煙臺將堅持以規劃先行引領城市科學發展,開展煙臺市城市發展、蓬萊閣到昆崳山濱海地帶、機場至市區快速通道等3個戰略研究,編制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煙臺市總體城市設計、“港產城一體化”發展規劃等5個重要規劃,為城市長遠發展、項目布局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空間優化”工程——今年,煙臺將開展煙臺市城市發展、蓬萊閣到昆崳山濱海地帶、機場至市區快速通道等戰略研究,編制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煙臺市總體城市設計、“港產城一體化”發展規劃等重要規劃。
“兩鐵兩港兩路一水”工程——“兩鐵”方面,啟動環渤海濰坊至煙臺高鐵、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項目。“兩港”方面,抓好煙臺機場二期、西港區、長島港陸島交通碼頭等工程。“兩路”方面,重點抓好濱海西路及夾河橋、塔山南路、成龍線改造、濱海路貫通(開發區-蓬萊)、G228開發區至牟平段改建、G18榮烏高速外移、龍青高速、文萊高速等工程。“一水”方面,重點抓好中心市區供水提升改造、海綿城市建設、市級和部分縣市水安全保障等工程。
“三改一通”工程方面,煙臺將攻堅開展棚戶區改造。2018年,完成全市279個棚戶區、10萬戶以上居民改造。按照計劃,今年10月底全部開工。老舊小區改造方面,明年計劃完成243個老舊小區改造,按照計劃明年7月底全部開工。今年煙臺也將完成307條背街小巷改造。此外,全力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環”也是今年的重要工作。
黃海社區(蘭培喜/攝)
加強自然資源保護,挖掘歷史人文底蘊,彰顯煙臺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塑造城市經典,是今年的“主旋律”。在“一島一帶兩街區”保護改造工程中,將重點抓好環芝罘灣區片改造,做好老港區搬遷、一二三四突堤及芝罘島等區域的總體規劃及建設。同時,抓好從長島、蓬萊到養馬島、昆崳山一帶海岸、海島的總體規劃、策劃,以及重點項目建設。
煙臺還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夯實基礎、標本兼治”的原則,加強生態建設,推進城市修復,強化污染治理,引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開展“五個生態”工程。
一個個大項目的開展,勾勒出煙臺與時代同行的發展軌跡,體現出傳承歷史與轉型升級的結合,愛在煙臺,留在煙臺,難以離開,不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