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李剛/攝)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李剛/攝)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李剛/攝)
【連網】 膠東在線7月19日訊 夏季的青島,山青海秀,生機盎然。位于黃海之濱的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燈光璀璨,色彩繽紛,同海灣對岸的城市夜景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6月9日至10日,備受矚目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就是在這兒的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7月19日上午,“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網絡主題活動暨“開啟新時代 邁上新征程”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一行來到這里,現場采訪了解到,僅用六個月就建成的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在建筑初期就充分考慮了后繼利用問題,建筑全部采用環保材料,確保會后運營循環利用,充分展現節儉辦會、風清氣正的優良品質。
海鷗翱翔帆船遨游,演繹“騰飛逐夢、揚帆領航”
一進奧帆中心,記者們看到外形如海鷗展翼的建筑,就是上合青島峰會的主會場——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這個涵蓋土建、鋼結構、裝飾、園林景觀、智能化工程、音視頻會議及其他專業的工程,正常工期需要2年時間,此次僅用6個月時間就完成了。
據了解,主場館設計與青島的山、城、海、港、堤融為一體,契合“山水一體、海天一色”的場地環境,寓意為“騰飛逐夢,揚帆領航”,盡現大國風度。現場,慕名而來的游客都紛紛以主會場為背景拍照留念。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位于奧帆廣場核心區域,工程總建筑面積為5.4萬㎡,其中地上面積3.9萬㎡,地下面積1.5萬㎡。原地下室結構保留并加固,地上主體為總量約11000噸鋼結構,相當于22個青島城市地標——“五月的風”的重量。
會議中心建筑內公共空間平行于各層會議廳,具有良好的景觀視野。曲面坡屋頂下的會議廳、觀海長廊、檐廊、景觀廣場、親水平臺,賓客可與山海進行互動,感受倚山傍海,藍綠相映的壯美景象,營造山、海、城、港、堤相融合的城市空間新格局,全面闡釋“中而新”、“海洋文化”、“后續利用”的建設內涵,極力彰顯“山水一體、海天一色”的場地環境,向全世界展現崛起發展、活力四射、合作共贏的精神氣概,以及文明自信、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中國風采。
室內空間設計體現“禮悅(樂)天下”
會議中心室內空間設計以國際水準、中國氣派、山東風格、青島特色為基本原則展開。主會場一層高9.6米,二層高13米,此次峰會主要的會議接待空間有迎賓大廳、泰山廳、黃河廳、尚和廳四個大廳,同時輔助有心海廳和安仁廳(雙邊會議室)、齊魯廳(多功能廳,三邊會談)以及貴賓休息室等空間。
基于會議中心的整體文化定位,內部空間的設計重點在于對中國文化、山東文化的表達。經過專家多輪碰撞,最終形成“禮悅天下”的內部核心設計理念,并根據各重點空間的不同特點,提煉出“禮、仁、智、信”四個分空間主題思想。
禮,是中國儒家思想的本質與精髓,也是山東地域文化對儒教的推崇與解讀,禮為待客態度,亦為天下秩序、行事規矩,更為中國和平崛起之道;
悅(樂),喜悅、快樂、和善、富足,既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面貌,又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全世界的國家和人民聯合起來,相互協作、互相依存、共同應對、共贏發展的新內涵;
天下,則為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對于世界的深遠影響。“禮悅天下”整語釋意為“以禮,悅天下”,既體現了中國外交,悅人達己、以禮相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儒雅風范,也寓意著齊魯大地面對這次盛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友好和熱情。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李剛/攝)
處處彰顯“文化符號”
寓意和平的“尚和廳”,濃郁齊風魯韻的“泰山廳”,展現海納百川、海洋特色的“黃河廳”,巨幅國畫《泰山日出》《映日荷花》,宴請過各國貴賓的國宴廳,囊括傳統山水和地方景觀的18組36幅木雕……上合峰會期間,國內外嘉賓通過電視屏幕一睹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的風姿,而兼具海洋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更是給與會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步入迎賓大廳,赫然映入眼簾的是長25米、寬8.4米的巨幅泰山主題國畫,寓意“國泰民安”。兩側墻面高聳,含蓄洗練的浮雕分別描繪了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情景。頂部暖色藻井發光天花,運用9為基數分隔,81塊藻井飾以圖案,寓意九九歸一,體現中國古典文化。整個空間內,泰山與絲路的表達與門外的海景交相輝映,形成了紫氣東來、萬物萌發、通泰祥和的空間氛圍。當各國來賓面向入口立于畫卷之前時,無不感受到了一種背倚高山,面朝大海的開闊與豪邁之感。
迎賓大廳紅毯中心有兩個坐標,一為五角星,一為圓圈,此處即為習總書記接待外賓并與之合影的地方。從迎賓大廳向左后方走,即為到達主會議廳——泰山廳的電梯,2017年“上海工匠”姜炳清設計監制的三件純雕漆工藝作品《山水蒜頭瓶》《雙色牡丹瓶》《花開富貴瓶》擺放在旁邊,造型古樸典雅,紋飾精美考究。二樓泰山廳門口走廊裝飾著戴淑娟的國畫作品《只留清氣滿乾坤》,傲骨嶙峋,滿園清芳。
泰山廳頂部燈具造型以“玉”為主體,名為“久合疊玉”,象征集合智慧、合力共贏、環環相扣、生生不息。燈具的描金裝飾均由具備十年以上手工描金技藝的工匠一筆描成,廳內饕餮紋的鏨銅板,也全是由具備20年經驗的鍛打工藝師傅敲擊而成。墻面裝飾的造型是設計師從《孔子圣跡圖》孔子施禮畫面中汲取的視覺印象,以契合“禮悅天下”的設計主題。
貴賓廳以滿足空間的功能為前提,簡化裝飾造型,色彩以使人寧靜、便于休息的灰色調為主。為避免空間過長將吊頂處理成富有節奏的波浪型,以反射燈光為主,強調光線的柔和與舒適。
正廳內以嶗山山水國畫做主桌背景,墻面采用定制的藝術雙曲面GRG(既約梯度法),隱約形成水墨山水畫的效果。結合通高及頂的簡練造型表現手法,為了體現海洋文化特色,以海鷗圖形做頂部點綴,整個空間壯美而不失婉約,濃郁而不失典雅。
三層大范圍會議廳設計思路以“義”為本,24根邊柱間或分布,恢弘開闊。浮雕墻板取材自《論語》,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頂部燈具造型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玉為主體,名為“久合疊玉”,象征集合智慧、合力共贏、環環相扣、生生不息。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擁有約8000平米,20間余風格迥異的會議廳及多功能宴會設施,可根據客戶需求靈活分割。會議中心主樓三面環繞觀海連廊,合計1500平米,各多功能廳均配以寬敞明亮的序廳。室外配備1.8萬平米戶外廣場,將會議中心會議廳連接全海景海上宴會廳。
海上宴會廳,前廳設計以中國的國花,也是山東的省花——牡丹為表現主題,通過大幅牡丹國畫,與簡潔淡雅的空間形成對比,凸顯了空間的張力,強化了空間的裝飾效果。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外景(資料圖)
海上宴會廳(資料圖)
會議中心成為多元化濱海旅游新景觀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處在青島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也是美麗海岸線上的一道靚麗的新景觀。會議中心著力打造市民中心、文體中心、會議中心、城市客廳,成為多元化濱海旅游新景觀、新地標。
這里是2018青島上合峰會的主會場,是目前青島乃至山東地區級別最高的會議中心,功能設施也是目前亞洲最為先進的會議場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不僅僅是會議與宴會的場館,更是欣賞美麗青島東部海岸線的最佳處所。
據了解,青島國際會中心將實行免費景區、憑票入場、定時開放、封閉管理的模式,想參觀的市民和游客可通過“青島旅游信息發布”公眾號進行網上預約,或現場憑身份證領取景區入場券在奧帆中心公共區域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