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楊銳冰 張晨晨/文 樊曉姝/圖)媽媽曾是當地的志愿者,離婚后為供孩子讀書以及還清家中債務賣了房子,母子倆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親戚家境也不太好,只能讓他暫住,經濟上卻無法幫助他們什么……
8月17日,記者來到位于灌南縣城的王潤澤的姑姑家時,只有他一個人在家。“姑姑去街上替人修鞋了,姑父是幫人開拖拉機的……”
18歲的王潤澤畢業于灌南高級中學,今年考了班級第一,以372分考上浙江工商大學財務管理專業。面對通知書上8000余元的學費,母親四處籌錢,卻無能為力。8月23日,就是大學報到的日子了,王潤澤說,只能到學校貸款了……如果你想幫助這位品學兼優的小伙子,請和晚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
遭遇家庭變故 母親賣房供兒子上學
“這是我姑姑家,姑姑和姑父都出去干活了,平時就我一個人在家。”在灌南縣城某小區,王潤澤招呼我們坐下。他看起來心事重重,似乎少了這個年紀該有的純真和快樂。
他清楚地記得,2009年,父母分開了,那一年,他才8歲。“當時父親辦的廠倒閉了,欠了不少錢。母親把房子賣了,一部分讓我能繼續上學,一部分還債。”
為了還債、養活兒子,母親到處打工,依然還不上巨額的債務。“在本地找工作,每個月賺的錢都不能養活自己,就別提還債了。孩子的父親一走了之,家里的事情都得我一人扛著。”王潤澤的母親在電話中說,2017年,疲憊不堪的她下定決心跟朋友一起去北京打工,主要從事護膚品推廣工作,“說白了,就是柜臺零售員,產品推廣出去才有提成,推不出去就沒得賺。”
平日里,王潤澤的母親借宿在朋友位于北京的地下室里,日子過得艱苦。她省吃儉用,兒子上學期間的生活費,她每月打過去400余元。“這些年來,過的就是拆東墻補西墻的日子,孩子跟著吃了不少苦。”王潤澤的母親說。
因為沒有住所,王潤澤只能借宿在親戚家中。今天住在姑姑家、明天住在姨媽家,除了母親會定期回來看他,幾乎沒和父親見過面。“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見上父親一面。他會給我200塊錢壓歲錢,多的,就拿不出來了……”提到父親,王潤澤很平淡。
王潤澤上學期間的書籍,也分放在不同的親戚家中。“家里親戚的孩子也都是哥哥或弟弟,我去住的話,就和哥哥或弟弟擠一張床。”王潤澤說,“奶奶已經80多歲了,還住在老家——灌南縣吳圩村,節假日我會和姑姑一起回去看奶奶。”
王潤澤說,“雖然沒有自己的家,但親戚對我也挺好的。媽媽一個人在外打工很不容易,我也不想讓她過多操心。”
把困苦當做磨礪大男孩微笑著走向生活
家庭變故帶來的困苦,并沒有讓王潤澤消沉。相反,他將此看做生活對自己的磨礪。“我比較喜歡汪國真的詩詞集,里面有首他的代表作,就是《我微笑著走向生活》,這也是激勵我走下去的動力。”王潤澤說,從小到大,學習全靠自覺,自己學會了生活獨立,也比同齡人更早知曉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親戚家里,他每天都會找活干。“住在這里什么忙也幫不上,心里會不自在。”王潤澤說,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唯有用功讀書才能回報母親。
王潤澤坦言,自己在高考前夕壓力很大,擔心自己的成績讓母親失望。幸好,今年他考了全班第一,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母親在電話那頭開心地笑了,他也開心極了。
8月23日,是學校報到的日子。王潤澤覺得大學是一個美好的地方,“我比較擅長英語、數學……希望能早點幫媽媽分擔生活的壓力。”王潤澤說。
值得一提的是,王潤澤的母親是當地一個義工組織的志愿者,經常參與一些公益事業,她也在這個過程中,養成了樂觀的態度:“債務遲早會還清,但把孩子培養成人更為重要。我也在努力,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回報社會。我相信,孩子學業有成后,也會去反哺社會對他的關愛。他小時候,我經常帶他參加志愿活動,孩子很懂事。”
前天,王潤澤的母親從北京回到灌南縣,準備帶兒子一起去大學報到。拿著大紅的錄取通知書,她有些茫然。“至今沒有給兒子湊齊學費,挺對不起孩子的。”
愛心人士慷慨解囊為姜厚瑞解決8800元學費
昨日,晚報刊發《姜厚瑞考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報道了贛榆區沙河鎮何園村的姜厚瑞的苦學故事。報道刊出后,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助力這位“準警官”實現求學夢。
昨天上午,看到姜厚瑞的故事后,愛心人士周先生第一時間捐出300元學費。隨后,愛心人士圖圖決定資助姜厚瑞所缺的8500元學費。還不到上午8時30分,姜厚瑞所缺的8800元學費就全部湊齊。
不僅如此,愛心人士圖圖表示,愿意資助姜厚瑞在大學期間的生活費。“我決定每個月資助他500元生活費,直到他大學畢業。希望他未來能做一個正直、懂得感恩的人。”圖圖表示。
聽說姜厚瑞的學費一大早就湊齊了,愛心人士紛紛感嘆,“這個社會還是好心人多??!我們接下來還會繼續關注《蒼梧晚報》助學公益行發布的貧困學子信息。”
“感謝各位好人對我的幫助,我今后一定認真學習,將來做一名稱職的公安干警,為社會穩定、人民安全作出自己的努力!”收到愛心學費的姜厚瑞表示。
昨天,繼晚報為尹長偉籌集7200元學費后,愛心人士又為他湊了1400元生活費,供他開學使用。截至昨天,晚報第七季助學公益行共為23名貧困學子籌集學費20余萬元,影響力之廣、愛心捐助速度之快,均創歷史紀錄。
晚報助學公益行面向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學費的大一新生(城鄉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災因病致貧家庭的子女和孤兒優先),如果你也正在為大學學費犯愁,或者身邊有貧困學子,請盡快與晚報助學熱線聯系。愛心人士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進入晚報助學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助學公益行QQ群157817222,以及時獲得貧困學子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