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胡豆周 ◇塵世寫真
問二十個月大的孫子:愛不愛爺爺?“愛!”回答得很大聲。盡管奶聲奶氣,咬字也不準,但聽著就是舒坦。說完這個滾燙的字眼,他又把小嘴噘著湊過來,往你腮幫子上“啵”一記,我的心都快要融化了。
孩子純真,不遮遮掩掩,有愛就大聲說出來,而其他家庭成員就含蓄,一般都不會直接去表達。
中國人都羞于表達愛,是傳統。大家深信,大愛無須言。自然界的水和空氣,對人類該是多大的愛啊,可它們從不表達。而空氣比水更低調,連影子都讓你捉摸不到。
其實草木皆有情,用心去體會才能真切感受到藏在一朵花一片葉中的自然之美、自然之愛。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愛的敏感,是不是能真切體會到。
早晨醒來,窗口下面樹林里的鳥兒們已經在嘰嘰喳喳地賽歌了,一個比一個聲音清脆,仔細聽,確實有不同的調門、語速,抑揚頓挫,雖然聽不懂具體意思,但聽得出輕快和愉悅。在這樣的鳥聲里醒來,開始美好的一天,是不是很幸福的事情?
姐姐打電話來,說她同學送了點菜籽油,給我也灌了一桶,馬上送過來。去小區門口取,跟開車的姐夫笑著揮揮手,姐姐從車上下來,遞過一桶油和幾根筍,笑著說:因為疫情,都好久不見了呢。我也笑笑。放在國外,這個時候是應該擁抱,再臉貼臉的。我們中國人含蓄,但那份親切的情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單位通知,每人發口罩5片。到辦公室一看,同事已經領了來,放在我桌上,還細心地用兩張面紙覆蓋著,怕沾了灰塵。頓時,心里暖暖的。
80出頭的老母親使用的煤氣灶打不著火了,我心急火燎地趕去修理。去時天陰,回來時下起了雨,越下越大,到家時衣服都快濕透了。不一會兒,母親電話來了,“我老糊涂了老糊涂了,怎么沒有拿件雨衣給你呢!濕透了吧??。?rdquo;我笑著說,“沒事沒事,就外面衣服有點潮,吹吹就好了。”都年逾半百了,還有老母親的牽掛,真是幸福的事。
晚上,老婆炒了幾個家常菜,打開一罐啤酒,各倒了一杯。輕呷一口,往嘴里扔一顆花生或者一粒毛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些家常里短,一身的疲憊不覺間消散得無了影蹤。所謂幸福的日子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
細細品咂這些日常小事、瑣事,都能嘗出愛的甜蜜、情的溫暖。
對愛敏感了,你就會覺得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是一個幸運的人,幸福的人。愛,有治愈的作用。而相反,看什么都不順眼,敏感于一些負面的東西,那你就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圍城,困于其中,成了囚徒。于是什么毛病都會找上你,甚至度日如年,了無生趣。
愛需要傳遞。你接受了他人的、自然的愛,會想著要回饋。愛來,亦要愛往。對他人的回饋,自然也會是愛,一舉一動一定會是暖心的;對自然的回饋就是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至少不會糟蹋。
人人都敏感于愛,都傳遞愛,那人間就是美好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