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酥頭小令
生活中總有許多意想不到,就像做了24年門窗的老張,突然在某音上開直播了,他自嘲:形象不上鏡,50歲的夢想很搶鏡。
老張,全名張同佐,是南通一家門窗制造公司的董事兼執行總經理,聽他侃大山,聊門窗,滿滿小雞燉蘑菇的味兒,新鮮、溫暖、治愈。三十年前,他在哈工大學建筑,作為交流生到德國研學。在賓館,他想開窗透氣——旋動把手,一拉或一推,窗戶就會打開。可簡單的事被整復雜了。不起眼的內開內倒窗,如同倔強的小牛不聽使喚,直至鎖死卡住。服務員麻溜地解決了問題,輕蔑的眼神,卻落滿了一身。
“我要做門窗!”一氣之下的選擇,促就了半生緣分。
揚州700平米的直營中心里,鋁包木窗、木鋁復合窗、系統鋁合金窗、陽光房、休閑涼亭,平開窗、外開窗、內開內倒窗……讓人眼花繚亂。老張推介產品,如錢鐘書筆下的描寫,“白水沖了紅酒,一種溫淡的興奮”,少了營銷的激進,流露出由衷的熱愛。
這扇鋁包木窗的截面,外框是鋁材,以奧地利老虎粉氟碳噴涂,日曬雨淋十年后,顏色的漸變率僅千分之三,幾乎和新的一樣。內框是來自俄羅斯極寒地區的落葉松,樹齡50年以上。“公司還有橡木材質,但我偏愛松木,油脂豐富,性能穩定,特別有大自然的原始氣息”,他摩搓著,似愛不釋手的把玩件,木質表面覆了一層包漿,散發出柔和淡雅的光澤。
“建議您使用鋁包木內開內倒窗,有品質又節能。”他扶了扶黑框眼鏡,說,“中國人有木頭情結,我就對鋁包木窗癡迷,跟親兒子一樣百看不厭。”
我和先生被逗樂了。他話鋒一轉,“您家兒子還是姑娘?什么性格?”得到答復后,凝視著大屏上的設計圖,陷入了思考。孩子房門通往露天陽臺,得把門盡量做大,容納一個躺椅進出,夜晚看星星聽蟲鳴才方便。老人習慣開窗通風,父母房裝兩個開啟扇為好,美觀的同時要注重個性化需求……
我們選擇了鋁包木窗,鋁木完美貼合,一體兩面,一面堅硬,一面溫潤。后來,我發現這像極了老張性格的雙面,魁梧健碩的外表下,有一顆柔軟細膩的心。
他把家從遙遠的哈爾濱,搬到了工廠所在地——海安,打造了一方小院,月季、茉莉、百合、荷花、矮牽牛……盈盈一路,花香滿園。他換土裝盆,修剪嫁接,樂此不疲。“夜晚的花園如詩如畫,一天的疲勞一掃而空。”
老張負責公司股份的銷售運營,以及全國90多家加盟商的運營幫扶。他說,“車輪滾滾只為一扇窗。”問他有沒有太累想放手的時候,“當然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我記得一句話‘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有窗在,心也就明亮了。’努力適應市場,總有一扇窗為你打開。”
老張心中也有個江湖,每晚必追一集83版《射雕英雄傳》。他說,“我們這代人都有個武俠夢,這部劇對我學生時代影響較大,重溫算是致敬曾經的夢想——歷經滄桑,千帆過盡,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