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葉寧
我下班擠上地鐵回家。地鐵車廂里擠得水泄不通,每人手上抓著一部手機、頭上戴著一架耳機,或者耳朵里塞著一副藍牙。我也和他們一樣,打開手機瀏覽。
大學畢業(yè)拿到工學學士學位后,我再也不想讀書了,就到了行業(yè)工作。誰知工作后我仍要不停地學習。學習不是為了繼續(xù)拿下一個學位,而是如果不學習的話,我現(xiàn)有的位子有可能被不斷進公司的新人擠掉。這比拿一個學位還要可怕,拿學位是可預見的,危機是不可見、沒完沒了的。我應付完一次危機,后面還有升級的危機,什么時候才能到頭?這種焦慮并不隨著工作的停止而暫停,它們每時每刻充斥著我所有的時間。這種焦慮沒人可說,對父母我不想他們亂操心,他們也不能解決我的問題。公司每個工位上坐著的都是可能會替代我的人,這些不能和他們說。
我的焦慮只能通過手機對不多的幾個朋友說說。或者亂刷一些視頻轉移一下焦慮。女朋友和我異地,她也在一個一線城市艱難地打拼。我們每天都會語音一下,有時視頻一下,也少不了手機。
一個中年男人上車。他戴著墨鏡,手持一根紅白相間的手杖,牽一條拉布拉多,狗身上有一件貼身的馬甲,寫著“導盲犬”。他從我身邊經(jīng)過,往車廂里面走。他是車廂里唯一不看手機的人。殘疾人專座那一排座椅,幾個人坐著,都在低頭看手機。導盲犬的出現(xiàn)驚到座位上一個女孩,她抬頭看看盲人,然后站起來拉了下他的手杖:“坐這里吧。”盲人坐下,收起手杖。導盲犬趴在主人面前的地上。
十站路,全程要開五十分鐘。幾個大站過了,車上下了大半人,不再擁擠。每人都有座位,盲人旁的位子空出來,我就收起手機坐了過去。導盲犬抬頭看看我,我也看著它。真是條漂亮的狗,我想摸摸它的頭,手伸出去。
“它不咬人。”盲人很友善地開口說話。
嚇了我一跳,他怎么知道我想摸他的狗?盲人好像看出來,說:“我有一點光感。我不是先天失明的,我是十幾歲才失明。”
“你沒有看手機。”盲人接著說。
“我剛看過,很無聊。”我告訴他,“這也是光感看到的嗎?”
“不,這是聽到的。”盲人解釋,“眼睛看不見,聽力就好。在我身邊刷手機、看視頻、打字的聲音,我都能聽見。”
我說:“你不能刷手機,少了很多樂趣吧?”
盲人說:“我們是可以聽手機的,有各種轉成語音的軟件。”說著他從兜里摸出藍牙耳機給我看:“我們聽手機,和你們看手機差不多。不過沒什么非看不可的,不是嗎?”
我的焦慮緩解了許多。不論我如何急匆匆地趕上車,或者盲人慢悠悠地摸索上車,我們此刻不正坐在同一班車的同一排座位上嗎?不管過程怎樣,結果沒什么不同。
我又和盲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說話,和一個陌生人說的話,數(shù)量超過我一天說的話,這真是看手機得不到的治愈。我摸摸導盲犬的頭,它閉著眼睛承受。
讓座的女孩一直扶柱子站著沒有坐,可能她坐了一天想站站。女孩也收起手機看著導盲犬,現(xiàn)在車里有三個不看手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