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肖婷婷)在贛榆,有這樣一戶家庭教育中心戶:他們將自家的車庫改造成一個“彩虹島”書屋,這里便成了周邊社區許多孩子的閱讀樂園。后來,他們賣掉了家里住房,租住在平房中,買了復式房,將“彩虹島”搬到了160平方米的大空間,地方寬敞了,書變多了,吸引的小朋友也多了。目前,會員已遍布全區15個鎮,甚至有山東臨沂的家長帶著孩子每月驅車前來借閱、上課,“彩虹島”影響了近千個家庭開啟了親子共讀之路。筆者不禁要為家庭教育中心戶點贊,贊他們的用心,贊他們對身邊人和風細雨般的滋潤,贊他們為家教工作開辟了新陣地、新戰場。
所謂的家庭教育中心戶,是讓家教走下講壇、走進家庭,將家教服務的觸角向社會最基層的單元———家庭延伸,他們充分利用自家成功的家教經驗、家教理念和有限陣地開展公益的家庭教育活動,對周邊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則成為孩子的第一課堂。擁有好的家風,就能家道興盛、和和美美,而好的家風需要弘揚,以一個個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在家庭教育中心戶強有力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家庭意識到孩子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諧的重要性。這些通過中心戶帶動的家長,在思想得到提升后,逐漸“演變”為中心戶的公益志愿者,他們一傳十,十傳百,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家庭教育中心戶的工作中。這種從群眾中來,又服務群眾的特色做法,很值得總結、研究和推廣。
家庭教育中心戶不僅帶動力強,還解決了家教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眾所周知,家教講座不能時時開,家教專家也不能天天到,但是家庭教育中心戶卻成了周圍家長隨時可以光顧,天天可以咨詢的好去處。在這里,家長們可以學習探討優秀的家庭理念和教育方法,孩子也可以開闊眼界,和更多優秀的同齡人學習交往。
家庭教育中心戶相對固定的服務,吸引了周圍乃至更遠的群眾,逐漸成為家教的輻射中心,似有星星之火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