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朱禮勇 馬兆軒 記者 朱一清)2017年,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全面啟動總投資約230.11億元,涉及工業、服務業、社會事業、城市及基礎設施建設4大類48個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投資76.28億元,同比增長11.7%。
連日來,臨港大地聞雞起舞,春潮涌動,處處涌現出新一輪沿海開發競相發展的蓬勃熱潮。日前,筆者走進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看到,納入省市縣總投資25.26億元的4個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機聲轟鳴,塔臂飛舞,工人甩衣大干,汗流滿面,一幅鋪天蓋地的項目落戶、塔吊林立的開發工地、熱火朝天的建設干勁、高歌猛進的壯麗圖景令人振奮。該區管委會主任錢光武指著正在建設的森柏油脂一期介紹說,今年重抓列入省市縣督查推進的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六大產業板塊,即以總投資60億元的華能海上風電、12.9億元的華能熱電聯產、10億元的和風風電、2億元的華能屋面光伏,以及華能超超臨界火電、華電風電、天驕鋰電池等為重點,打造蘇北能源板塊;以總投資10億元的森柏糧油、20億元的亞歐冷鏈物流、10億元的鑫兆磊石材加工等為重點,打造臨港加工物流板塊;以11億元的天德醫藥一期、10億元的遠創助劑一期以及保易醫藥等為重點,打造原料藥板塊;以閏土集團、常茂生物等上市公司為龍頭,打造產業鏈型規模板塊;以招引海工裝備、再生資源等為突破,打造臨港臨海型制造板塊;以毗鄰徐圩石化基地的優勢,打造石化及新材料板塊。確保稅收超億元企業3家,超千萬元10家以上。
據了解,去年,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產值達421億元,獲得了縣目標績效獎項16項,其中綜合目標考評獲得一等獎,全縣十大納稅企業有8個在臨港產業區,其中6家企業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名企業家被評為江蘇“雙創”人才,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今年,該區以打造全省沿海開發新高地為目標,突出一個主題,完成三大目標,實現三大突破,打贏四大會戰,確保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200萬美元。
欣喜之余,筆者走進已經獲批臨時開放口岸燕尾港碼頭了解到,今年開工建設總投資5億元的5萬噸級3號碼頭準備工作已經就緒。“5月底前完成燕尾港老鎮區1500戶居民、30萬平方米構筑物整體搬遷,首期500畝的辦公、倉儲、工區、查驗設施等港區主體工程上半年建成投用,并建成物流堆場5萬平方米、倉庫1萬平方米,初步構筑區域物流中心,為‘十三五’期間提前實現口岸開放打基礎。”負責港口建設的是該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余波信心十足地說,一季度,開工建設時代花園和百辰商業街二期,全面建成安置房、市民文化廣場和“一館兩中心”,同時加快完善會展商務、金融服務、休閑娛樂、高檔街區、海洋旅游等配套設施,把三百弓村建成灌云樣板工程,把燕尾海濱新城建成全國一流的特色小鎮。
為確保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快速推進,該區以全縣開展“比學爭趕超”競賽活動為契機,按照年初新排定的時間表、線路圖,全面踐行“工作目標化、目標任務化、任務項目化”的工作機制,實行一人一組一項目、一人為主負全責的管理模式,尤其對列入省市縣重點督查推進的重大事項,將責任分解到每個部門每個人,時間落實到每一周每一天,強化項目包保制、難題會辦制、跟蹤服務制、督查考核制,全面推行“工作在一線推進,問題在一線發現,措施在一線落實,矛盾在一線化解,任務在一線完成”的一線工作法,確保推動重點項目建設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