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為桃花水母,右圖為張先生打撈上來的水母)
【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娜) 7月3日16時,家住朝陽西莊村十三組的張先生反映,他在水庫旁游玩時發現水中異樣,打撈出來發現是一批白色浮游生物。據張先生反映:“在遠處隱隱約約看到水庫有一片密密麻麻的白點,像是魚卵,撈上來發現和魚卵不同,但又不能確定是什么。”
7月3日14時,張先生在家附近的廢棄水庫游玩時,在經過東南角的水庫時被一片白點吸引,受好奇心驅使,他立馬進行打撈。
“這片水庫因為干旱等原因已經分成了六七片,只有這一片水庫有異樣。”記者來到現場后發現,東南角的水庫大約三四十平方米,水的顏色明顯比其他水庫顏色深,水庫中央可以清楚地看到密密麻麻的白點浮動。張先生用自制漁網在水中一撈,便輕易撈上幾只,“更多的應該是水底和水中央。”據張先生目測,這片水庫大約有兩萬只。
張先生將捕捉到的生物帶回家后,將其放入魚缸中。對于剛搬進的“新家”,這些小家伙似乎有些不太適應,一直沉在魚缸的底部不動彈,直到半個小時之后,才逐漸恢復生機。
看著家里的新成員,張先生十分好奇,經過拍照,百度比對,張先生確定了這些小家伙是水母。這些水母全身呈白色半透明狀,體態較小,就目前捕撈的水母而言,最大的比一元硬幣略小,大部分水母只有一角錢硬幣大小,最小的水母也有紐扣大小。
張先生表示,這些水母直接放在桌上時很安靜,但是只要有燈光照射,便會立刻變得“活潑”起來,順著光線圍成一團。根據這些特征,張先生通過進一步的網上搜索,推測這些水母可能是珍貴的“桃花水母”。
今天上午,記者采訪了淮海工學院海洋生命與水產學院李信書副教授,他介紹,這種水母又叫“桃花水母”,在我市出現這批淡水水母非常難得,一般桃花水母都會在水質較好的地方出現,它的生命周期較短,對人沒有危害,也不會主動攻擊游客,但這種水母只可觀賞,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