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通訊員 伐改萱)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兩聚一高”發展主題,大力實施“富民增收六大行動”,全力以赴抓發展、促增收、惠民生。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95元,增長9.5%,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比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2.1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實施創業富民行動計劃、就業富民行動計劃、農民增收行動計劃、脫貧攻堅行動計劃、重點群體激勵計劃以及公共服務提升計劃六大行動計劃,推動城鄉居民增收致富,加快建成惠及全市人民、體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突出重點群體創業,創業行動讓創客摘得創業碩果。我市依托海州區青年創業孵化基地“樂創空間”、東海縣啡咖啡“互聯網+創客空間”、贛榆藍灣大學生科技創業園等創業示范基地,圍繞“高校學生創客、高端人才創客、返鄉農民工創客”等不同群體,開展針對性培訓和扶持,從生活到工作各方面給予資金和政策扶持,全市創業氛圍大幅提升。上半年,支持成功自主創業5900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73.5%;帶動就業2.66萬人,同比增加4700人,完成年度目標的66.5%。全市新增私營企業7432戶,新增個體工商戶22741戶,同比分別增長17.8%和45.3%。
突出就業擴量提質,就業行動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針對我市就業崗位少,崗位層次低的現實問題,市發改委全力抓好重大產業培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盛虹煉化一體化、中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和東華能源烷烴資源深加工基地等重點項目。全力推動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石油化工等現代新型臨港工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鏈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環節延伸,為產業工人提高就業層次提供平臺。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26萬人,同比增加0.5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54.3%。全市居民工資性收入達到6457元,同比增長9.9%,是居民收入結構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突出特色產業培育,農民增收行動讓農民錢包鼓起。我市圍繞推動農業產業化,年初排定了17個投資超億元農業產業化項目,年計劃投資32.3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20億元,贛榆海福特、東海如意情等一批標志性農產品加工項目建成投產。圍繞激發農村活力,大力發展農村新型業態,重點培育創建一批休閑觀光農業特色鎮、特色產業小鎮,東海水晶小鎮獲批江蘇省首批特色小鎮,連云高公島紫菜小鎮、贛榆海頭漁業小鎮、灌云東王集衣趣小鎮等特色產業小鎮加快培育,富民效應逐漸顯現,其中高公島紫菜小鎮通過建設紫菜產業園、紫菜美食街、紫菜博物館和紫菜交易中心等,做大做強做優紫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