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徐譽寧 萬明)細雨霏霏,飄飄灑灑,落在人們的臉上,勾起了體內的絲絲涼意。張峰依舊身著一身運動服,提前在西苑中學教學樓和操場的回廊上,等待她的學生們前來上體育課。課上一邊規范學生動作,一邊給學生們做示范。在學生堆里的張峰,眼神里充滿著對學生的關愛和期待。
大學畢業后,張峰先后在三所中學任教,從起初上任時的“備受質疑”,到如今家長和學生最信任的“張老班”,張峰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如今面對身體不適,依然堅守教學一線。29年的教學生涯,讓張峰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美麗的花,只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澆灌,每個學生都會有綻放的花期,這些也是她得自恩師的最重要經驗。
師德傳承 愛是最好的教育
課堂上的張峰,對待學生有著老師般的嚴肅,更有慈母般的關懷。“今天天氣有點冷,大家趕緊把衣服穿好。”開始上課前,張峰細心地叮囑孩子們要注意保暖。
1988年從蘇州大學體育系畢業后,張峰一直從事中學體育教育工作,今年已經是她從事教師工作的第29個年頭。“當老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愛孩子,只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來關心,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張峰說,當年她讀高中時,他的班主任張怡倫老師就是這么對待他和同學們的,受恩師的影響,她才成為一名教師,并把對學生的愛貫穿整個教師生涯,事實證明這么多年她做到了。
“我們高考那會,周圍的人對老師的評價可沒有現在這么高,更沒有幾個女生考體育教育專業的,但我在班主任張怡倫的影響下,毅然報考。”回憶起自己的恩師,張峰記憶猶新。1984年,張峰在贛馬中學讀高三,是一名住校生。她的宿舍和班主任張怡倫老師的宿舍緊挨著,張怡倫老師對她非常關心,每次做可口的飯菜時,總是留一份給她。冬天寒冷,張怡倫老師還主動把自己的厚被子讓給她蓋,這些舉動都深深地感動了張峰。臨近高考時,在班上的一次女生100米測試時,張峰跑出了14秒的好成績,班主任張怡倫便鼓勵她報考蘇州大學體育系,將來也做一名老師。在恩師的影響和鼓勵下,張峰毅然報考并被錄取。
不唯成績 全方位關心學生
大學畢業后,張峰先后在贛榆城南中學、連云區海濱中學任教。2000年調入西苑中學。不同的是,這一年她不僅是一名體育老師,還是一名班主任。“拿到班主任聘書的那一刻,我也很吃驚,當時整個連云區也沒有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的先例。”張峰回憶,當時壓力非常大,有學生家長聽說班主任是體育老師,甚至去找校長要求調換。
“家長的質疑我也能理解,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就好,不讓家長們失望。”面對家長的質疑,張峰沒有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把對學生的關愛,貫穿到教學工作中。
當時作為一門“副科”老師,張峰起初也擔心班級成績上不去。沒課時,她都會到教室跟班聽課,觀察學生的表現。當時她的辦公室在1樓,教室在4樓,她每天上下幾十次,從不覺得厭煩。
班里英語成績不理想,她便從初一開始利用每天的班會課,請英語課代表給全班學生聽寫單詞,堅持整整三年。“我們班成績不是最好的,但進步是最大的。體育老師的優勢是可以撇開成績,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學生。當他們在操場上活動時,展現出的是和課堂上完全不同的一面,更接近真實性格,這讓我能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
在張峰的努力下,那一屆學生表現得很出色,每次考試班級總成績都名列年級前列。中考成績在當時全校平行班排名第一。沒有經驗,沒有學科優勢,怎么做到的? “對學生的愛。”張峰說,作為一名班主任,其實就是學生的大家長,一切都要為了學生好。“每次我站在講臺上,看著臺下的稚嫩的孩子們,我就想起了我的班主任老師,我也要像他愛我一樣愛我的學生們。”
為了學生 付出再多也值得
張峰當班主任后,她的班主任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2013年,學校再次向張峰發出邀請,讓她繼續帶新一屆初一新生的班主任。張峰沒有猶豫就答應了。“這一屆學生學習上不用操心,但是身體素質不好,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有點弱。”張峰說,面對這樣的情況,從一開始她就和每個學生約定:找出自己的體育弱勢,定下目標,她和每個學生一起努力克服。三年來,每學期都一樣,從不間斷。
2017年開始,張峰因為身體不適,不再擔任班主任。“以后只要學生需要我,我還會一直陪著他們,當他們的班主任,也當他們的家長。”雖然已經年過五旬,當班主任也很辛苦,但是看著自己所帶的學生們各方面都越來越好,張峰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她說,“看著我的學生,就像看見了我的孩子,幫助他們的同時也成就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