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據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學生課外負擔怎么減?未來教師如何培養?在16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熱點問題回應了社會關切。
消除“大班額”
堅定推進減負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鎮“大班額”。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不少城鎮學校班級學生劇增,超出額定人數,出現“大班額”現象。
“‘大班額’有兩類:一類是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另外一種是56人以上的‘大班額’。”陳寶生介紹,2017年,全國共有56人以上“大班額”班級36.8萬個,占全部班級的10.1%,66人以上“超大班額”班級8.6萬個,占全部班級的2.4%。當年,全國減少8.2萬個“大班額”,5.6萬個“超大班額”。
陳寶生表示,消除“大班額”要統籌規范、臺賬督辦。
“統籌,就是要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把‘城市擠’和‘農村弱’統籌起來考慮。‘城市擠’這一塊,核心是增加學位。”陳寶生說,“‘農村弱’這一塊,主要是辦好教學點、寄宿制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穩定部分生源。”
陳寶生表示,還要規范學校的招生行為、辦學行為,科學設置學生的作息時間,搞好中小學免試就近入學改革,同時優質高中招生計劃要在區域內合理分配。此外,還要按照各省市縣政府設定的消除“大班額”規劃,建立工作臺賬,督促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確保目標如期實現。
學生減負問題為社會廣泛關注,陳寶生說,要從完善校內管理、治理培訓機構、改進考評方式、規范老師教學和樹立正確社會觀念等各方面著手,堅定不移推進減負。要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系以及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系。
加強培訓 提高待遇
應對學前教育師資缺口
針對我國幼兒保教人員數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問題,陳寶生表示,要加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培訓,努力提高幼師、保教人員待遇。
陳寶生說,我國學前教育規模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學前三年在園幼兒4600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人口國家規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在服務能力、普及水平、投入上有了很大提高,幼兒園數量發展到25.5萬個,2017年適齡兒童毛入園率達到79.6%。但與此同時,普惠性幼兒園不足,保教人員數量不足、水平不高,保教過程中存在漏洞等問題仍需破解。
陳寶生介紹,結合自身和國際經驗,幼兒教師、保育員與學生的比例應分別達到約1:15、1:30的基本要求。按照目前我國220多萬幼兒教師、4600萬在園幼兒等數字推算,“我們現在缺教師71萬,缺保育員76萬。”
他說,據國家衛計委預測,到2020年還要新增加431萬入園幼兒。兩部分加起來缺100萬教師、缺90萬保育員。
“一個幼兒老師2000塊、3000塊錢工資,不能安心從教、從保,幼師畢業的學生不愿到幼兒園去工作,這個問題也是必須解決的。”他說。此外,陳寶生透露,教育部正在進行調研,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起草學前教育法。
加快“雙一流”建設
增強教育自信
加快“雙一流”建設是否會造成資源過度集中,影響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
陳寶生表示,“雙一流”建設是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雙一流”建設不是固化的,而是開放、動態、持續激勵的計劃。這本身就為中西部高校打開了一扇發展的大門。與此同時,教育部實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等項目,出臺了部省合建中西部高校方案,這些都是有利于中西部高校發展的。
在回應“中國100余所高校入圍某亞洲大學排行榜”時,陳寶生說,這說明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已經開始沖刺世界水平。
他表示,這些排名、評比,僅僅提供了一種觀察和分析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角度,可以按照相關角度尋找差距,“但是在整體發展上我們要增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