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楊開林)連日來,港口控股集團新航電氣公司的工程師們一直忙于趕制一套新的岸電系統,可以同時滿足集裝箱碼頭29號至31號泊位的用電需求。“自2017年啟動岸電示范區建設以來,我們為全國綠色港口升級轉型提供了示范效應。”新航電氣副總經理蘇勇介紹,連云港港岸電技術領跑全國,岸電系統不僅實現了“一體兩翼”港口全覆蓋,還著力打造了中韓客貨班輪、中美集裝箱、北煤南運散雜貨以及海河聯運等一批綠色航線品牌。
船舶到岸,馬達轟鳴,集裝箱被有條不紊的裝載卸下。然而,物流便利卻帶來了另一種困擾,濃煙、廢氣、可吸入顆粒等時刻污染著潔凈的港口。有沒有辦法既能保證港口船舶通暢運行又同時可以保護環境?
2010年起,連云港港成立工作組開始對綠色岸電技術進行攻關,積極推進港口岸電替代石化能源。在連云港港69號泊位,筆者看到了標有“AMP”字樣的綠色岸電設備,這是供亞洲最大的豪華客滾船“和諧云港”輪使用的。“岸電絕不是從岸上電網拉兩根電線這么簡單。”蘇勇介紹,如果用岸電技術為一艘在港負荷為5兆伏安的貨船供電,每小時可減少污染排放122.5千克。船舶一次靠港約20小時,可減少污染排放2040千克。不僅能有效潔凈空氣,岸電技術還可以大幅減少港口船舶的噪聲污染。
多年來,隨著岸電設備的推廣應用,每年可給連云港港減少二氧化碳排量12萬噸,硫化物2000噸,氮氧化物3000噸。上海洋山港、廈門集裝箱港、黃驊港、天津港以及長江部分內河港等都在使用連云港港的岸電設備。截至目前,神華集團6條8萬噸級煤炭散貨船正在安裝連云港岸電設備,其中,3艘已進入調試階段,1艘已經通過驗收,還有2艘準備靠港開始安裝。
據悉,自從連云港港綠色岸電示范區建設啟動以來,為港口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樹立了標桿模板,也為我國推動港口升級轉型、發展綠色港口提供了“排頭兵”的示范效應。目前,連云港港已啟動集裝箱29號泊位船用岸電系統建設,投資總額約1200萬元。建成后,可同時滿足29號、30號、31號三個泊位供電,主要服務于中美集裝箱綠色航線。至2020年左右,將推進集裝箱24號、25號泊位的船用岸電系統建設,屆時將基本覆蓋連云港港所有集裝箱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