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李保成)昨日清晨7時許,東海縣駝峰鄉“福柱”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柱已在自己的多肉大棚里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打開通風扇、為園內地面灑水、檢查病蟲害。“夏季氣溫高,多肉植物比較難養,通風、澆水尤為重要。”他說。
29歲的張柱出生在東海縣駝峰鄉下灣村,個頭高挑,皮膚黝黑,是個地道的農村男孩,戴著一副眼鏡。下灣村是一個偏僻的小村,村里大部分青壯男子都出去務工了,鄉親們為生計四處奔波的情形深深觸動了他,他暗暗下決心,想回家做點事。他在韓國留學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在韓國市場上接觸到一種植物叫“多肉”,“真是太呆萌了。”他一口氣買了十幾盆多肉植物放在宿舍里。后來他發現,韓國人很喜歡這種植物。因為這種植物不僅美觀還能凈化空氣,市場上的“多肉”深受市民喜愛,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和同學一起分享這些可愛的“多肉”。
看著這些萌氣十足的“多肉”,他心里泛起了嘀咕,面對一份高薪的白領工作,張柱心中十分糾結,回農村,多年的學業將付之東流。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韓國的一個同學,沒想到得到這位同學的大力支持,于是張柱辭去優厚的工作,決定回家鄉種植“多肉”。起初家人并不同意,認為“多肉”種植經營得再好,終究沒有一個好的職業穩定。“他喜歡這些小萌物,我只得同意。”張柱媳婦告訴筆者。張柱認為,“多肉”已成為許多年輕花卉愛好者的新寵,他十分看好種植“多肉”的美好前景。
張柱回鄉創業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政府領導了解情況后專門組織人員送政策上門,大力鼓勵其在家鄉創業。有了政府的鼓勵與支持,張柱又多了一份信心,“創業雖然艱苦,我相信自己能干出一片新天地。”他堅信。
2016年3月,張柱和韓國同學合伙投資1000多萬元,在該鄉236省道旁流轉了40多畝土地、搭建大棚、添置設施,從韓國、福建、山東等地引進多肉品種1000多個。
凡事都沒有一帆風順。剛開始種植的時候,張柱便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他說,那段時間自己天天在大棚忙到晚上十一二點。
為了把“多肉”養活,他除了跑市縣農技部門,還經常抱著“多肉”種植的書籍進大棚。憑著一股韌勁,張柱逐漸掌握了種植技術,“多肉”的成活率、美觀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加上他的巧手裝扮,各類品種的多肉植物把整個園區裝扮得十分美麗,每天從周邊趕來購買、進貨的顧客絡繹不絕,不僅自家的網店銷售紅火,還成了其他網店的供貨商,同時也成為周邊30多名村民的就業基地。
“我的產品主要是批發,出口的比較多,零售就遍布全國各地了,目前已經簽訂了300萬元訂單,預計今年可收入500萬元。”張柱說。
在張柱的多肉園里還有一個體驗區,他可按照顧客的要求搭配好“多肉”品種。“把顧客的體驗與購物相結合,這樣還能引起顧客的趣味和提高互動性。”
眼下,走進他的“多肉”園區里,隨處可見一些形態各異、可愛誘人的“多肉”,令人眼花繚亂、耳目一新。喜歡“多肉”的朋友也越來越多,張柱開通了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很多本地愛好者通過他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消息前來“淘寶”。“目前微信好友已經達到5000多人,還有不少外國朋友,經過朋友間的推介,客戶群還在不斷壯大。”他正在努力打造“多肉”主題景觀大棚,形成一個名副其實、環境清新的多肉植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