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李敏 張韶峰 王都安)歷經前期廠房基礎建設與設備安裝后,灌南縣利偉電子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投產。該企業是此前在外打工的灌南籍居民葛明利去年返鄉投資創辦,其廠房面積達1.1萬平方米。葛明利只是灌南眾多返鄉創業能人之一。近年來,該縣實施“引鳳還巢”工程,出臺了21條創業就業優惠政策,用鄉音呼喚在外能人返鄉創業,激發了一批在外打拼的灌南人返鄉創業的熱情,他們相繼帶著資金和項目回到了故土。今年上半年,該縣返鄉創業達249人,并吸引了4000余名外出打工者返鄉就業。
據調查,目前灌南在外務工人員達16.2萬人,其中既有純打工者,也有部分有資金積累或懷有一技之長且有創業能力者。該縣從眾多在外打拼者中梳理出創業能人1000名,確定重點跟蹤服務對象100名。為了動員大家返鄉創業,該縣積極摸清基礎信息,組織工作人員深入村組,對在外務工人員進行調查摸底。摸清在外務工人員的流向分布、從業行業、技術專長、個人意愿等基本情況,進而建立“創業能人”數據庫。同時,還通過個人自薦、群眾舉薦、組織推薦等方式,確定一批有一定創業基礎和創業意向的在外創業能人作為返鄉投資創業的后備力量進行重點跟蹤培養。
該縣開元帽業公司由北陳集鎮港嘴村農民封功波創辦,這個位于該鎮尹蕩村的企業每月都會向歐美出口近10萬頂時尚帽子。而在此前,封功波還是一名在揚州務工的打工仔,他成功回鄉創業,就源于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為了吸引創業能人返鄉創業,縣里實施“一對一”跟蹤聯系機制,每季度至少與在外創業能人進行一次“一對一”聯系,每月與重點跟蹤服務對象聯系一次,增強在外創業能人與家鄉之間的感情。同時,拓寬信息渠道,讓在外創業就業人員了解家鄉現有企業發展及投資環境等信息,激勵更多在外能人回鄉創業。其間還多次派員前往蘇州、杭州、常州、上海等地參加流動黨員懇談會,激發他們參與家鄉建設的熱情。
該縣還加大創業政策補貼資金兌現力度,努力在本土企業用工、社保申報、就失業登記等方面為返鄉創業能人提供快速、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縣有關部門還與各鄉鎮及園區建立幫扶服務小組,對重點創業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確保回鄉創業能人各項后續服務緊跟到位,切實做到回得來、留得住、發展好。該縣三口和百祿等鄉鎮工業園還做好基礎工作,為返鄉創業者“筑巢”,其中百祿大南村的生態農業產業區達到了“六通一平”標準,該鎮中小企業園一期工程四幢標準廠房的電、水、路、橋涵等設施已全部配套到位,返鄉創業者可隨時“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