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周瑩 通訊員 張蘇婭 劉波) 昨日,筆者從國內醫藥產業專業網站米內網獲悉,2018年國內共有10個1類化學類新藥獲批上市,其中有2個來自我市,分別為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和恒瑞醫藥的馬來酸吡咯替尼片。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還有兩個生物藥獲批上市,其中就有我市恒瑞醫藥的硫培非格司亭注射劑。這就意味著2018年中國獲批的12個創新藥里我市占3個,位居全國設區市前列。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郭云沛坦言,當大多數中國企業在仿制藥領域“耕耘”的時候,連云港藥企已經研發了一批best-in-class(即同類最優)類的新藥和me-better(即更好的藥物)類新藥。毋庸置疑,如今的連云港已經成為中國藥創新“風向標”。
目前,醫藥產業是連云港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已形成新型肝病藥物、新型抗腫瘤藥、麻醉鎮痛藥物、新型中成藥等六大特色醫藥集群,并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抗腫瘤藥物、抗肝炎藥物生產基地及重要的現代中藥生產基地。恒瑞、正大天晴、豪森、康緣4家骨干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中國藥品研發實力百強榜單,并長期位居前20名。市經信委副主任盧忠寶介紹,2018年,我市又出臺了《關于支持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政策的意見》,其中對醫藥產業提供8條扶持政策,從技術、資金和人才方面給予強力支持,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
醫藥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誕生于改革開放初期的連云港醫藥產業,歷經多年的發展,也已經形成了以恒瑞、正大天晴、豪森和康緣為代表的連云港醫藥產業板塊。截至2018年底,我市醫藥龍頭企業年度研發投入占銷售比例均超過10%,并建立了超過5000人的研發團隊。市科技局成果處處長周夢玲感嘆,持續研發投入讓連云港醫藥產業已經成為中國醫藥創新的領軍者,并持續發揮行業帶動作用。
創新成果迭出,引領中國創新。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完善的創新體制帶來了連云港醫藥企業創新成果迭出。根據國家藥品審評中心資料顯示,目前,國內1.1類化學創新藥產品布局數量前三強企業為恒瑞醫藥,豪森藥業和正大天晴,均為港城企業。另外,全國獲批的21款1類化學創新藥中,連云港占了5個。不僅在化藥領域異軍突起,康緣和恒瑞還分別位于國內中藥和生物藥創新榜前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惠明表示,這樣的成績再次彰顯了連云港醫藥產業的地位,進一步印證了“中國醫藥創新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云港”的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