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劉罡)面對驚濤駭浪的大海,一艘小船就像一片樹葉在汪洋中起伏。踏在貨輪搖擺的懸梯上,向著兩米多高落差的小船縱身一跳。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像是一部動作大片,可它卻是全國優秀理貨員、連云港外輪理貨有限公司理貨員趙黎明工作親歷。
理貨狀元:31年的工作積累
海關查扣涉嫌瞞報體積、偷逃關稅的100個裝有膠合板的原料單板集裝箱,需要連云港外理公司能夠理出準確的數字和體積。臨近過年時節,接到任務的趙黎明鉆進集裝箱狹小的貨物空隙中,趴在箱底,一片一片點清數字、丈量體積。現場塵土和木屑飛揚,他從頭到腳都是灰。忙碌地工作使汗水濕透衣服,寒風一吹,凍感冒了。他趕緊到醫院要求醫生掛水,盡快退燒,不耽誤繼續工作。他把這批板材的數字和體積完完整整地提交給海關,為國家追收關稅提供了詳實的理貨數據。
夏天時節,公司派遣他赴煙臺港協助外理公司開展液態危險品計量操作。盛夏高溫,他身穿厚厚的防化服,頂著炎炎烈日,在接近50°C的甲板上作業。滾燙的甲板隔著工作鞋的鞋底都燙得站不住腳,汗水順著臉頰打濕了手上的理貨記錄單。經過全船所有測量部位的仔細勘測、精確計算,取得了準確的計量數據,贏得了兄弟外理公司和貨主的高度贊譽。
連云港外理公司根據客戶的需求拓展延伸理貨服務。理貨員的工作區域更大、業務技能要求更高。趙黎明有時候早上還在徐圩、中午就到了贛榆、下午甚至去了日照。困了就在船上、車上、值班室里躺一躺、瞇瞇眼。新的任務一到,他馬上攜帶設備驅車前往。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都能始終如一地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以過硬的理貨業務技能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水尺專家:對技能孜孜以求
隨著連云港港口散裝進出口貨物吞吐量的日益增加,需要開展水尺計重的船舶越來越多。港口人稱趙黎明為“水尺專家”。
一次,“東方志向”輪停靠連云港。該航次原先的船員都換了,相關資料也被帶走了,剛換的外籍輪機長對船舶資料什么也不清楚。趙黎明用英語和輪機長交流,翻遍船上所有資料柜,找到零星的油艙資料。從各種廢舊單證中找到加油時的密度,用于計算燃油的重量。他用平時積累的知識,把這些原來作為垃圾的廢紙,整理還原成船舶完整的水尺信息資料提供給船方。在測量燃油時,由于光線不好,他的臉要貼到油尺上才能看清讀數,臉上沾滿黑黑的油漬。通過實際測量數據,結合之前整理的船舶資料,很快的計算出燃油的重量,與原先數據相吻合,使得一貫以嚴謹著稱的希臘船長愉快地簽了單證。
給船舶做水尺,壓載水的數據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船舶常數的準確度和全船貨物交接數據的誤差大小。2018年9月17日,他在澳大利亞籍“羅米托斯”輪水尺作業。大副說在臺灣壓的壓載水,密度為1.025。趙黎明依據他以往學到的水尺知識判斷不可能。海水由赤道向兩極溫度逐漸變低,密度會逐漸變大。連云港的海水密度在1.017-1.024之間,臺灣在連云港南邊,海水密度絕對沒有1.025。在他的強烈要求下,大副只得打開測量孔重新測量壓載水密度,經實測僅為1.019,大副無言以對。最后確定該船水尺交接數為6151噸,比提單少了149噸。回到部門后趙黎明接到貨主的電話,他的水尺數量與海關過磅秤數量完全一樣,避免了貨主的損實,維護了貨主的利益。
縱身一跳:對事業認真執著
一次,“福建快航”輪因為海上風浪大,供油船無法靠近,只能在錨地等待。工作了一夜準備下班的趙黎明,接到任務馬上趕到錨地做供油計量。當時風浪大,供油船多次嘗試靠近,他才得以登上大船。開展作業時,他攀爬云梯,在風浪中往返貨輪和供油船船之間,在海面上圍繞貨輪勘測船舶各個部位的水尺數據。經計算,供油和受油數據完全吻合,順利辦理交接手續。
就在他準備返航的時候,海上的風浪更大了,接應他的小漁船在巨浪中或隱或現,二十多米高的云梯在大風中左右搖擺。趙黎明重新檢查了救生衣、系好安全繩,向著小船縱身一跳。于是有了他終身難忘的一幕......小漁船在洶涌的波濤中顛簸返航,直到進入港池內,他才松開沾滿緊張汗水的護欄。
趙黎明作為港口的一名普通理貨員,為客戶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今年“五一”前夕,他被中國外輪理貨有限公司授予全國“優秀理貨員”、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先進生產者”、連云港外理公司“理貨狀元”榮譽稱號。他所在的公司在過去的一年完成水尺公估的船舶700余艘次,水尺誤差僅為0.8‰,遠低于5‰的國家標準和3‰的行業標準。他用扎實的業務技能,成就理貨數字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