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文 通訊員 趙治菘)昨日上午,連云港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一場“鋼鐵魔術”正在上演:徐州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像變形金剛般精準嵌入集裝箱,搭乘巨輪駛向肯尼亞。自連徐共建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以來,連云港港的深水航道優勢與徐州鐵路樞紐的陸運網絡有機結合,不僅形成具有蘇北特色的雙循環發展范式,更成為中歐班列網絡中的重要增長極。
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作為中歐班列運輸網絡里貨物集結、轉運和分配的關鍵樞紐與中轉站點,一般處于中歐班列沿線重要城市或物流節點位置。繼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之后,今年我國又將包括連徐等在內的9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升級為“國字號”。為加強合作,連云港港口集團與徐州陸港集團簽約,進一步深化連徐平臺互聯互通、港口共商共建合作,提升了區域物流活躍度。
“最直接的獲益是提升連徐海鐵聯運能力和水平,增強對蘇魯豫皖交界地區的輻射集聚作用,有利于鐵路運力計劃爭取,促進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毙熘蓐懜奂瘓F相關負責人舉例說,徐州港是國家“北煤南運、西煤東輸”重要的中轉儲備基地,今年上半年與連云港港合作更加緊密,連徐樞紐向長三角地區輸送煤炭量同比兩位數增長。
兩港聯動開啟多式聯運新時代。上個月,江蘇首趟“一單制”鐵水聯運班列從徐州銅山鐵路物流基地鳴笛啟程,10個集裝箱經連云港中轉后直抵廣州。這一創新模式以“一次委托、一單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結算”為核心,實現了鐵路與水運的無縫銜接,全程運輸時間縮短5天以上。此次“一單制”班列的開行,不僅是連徐共建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以來,在操作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對全國多式聯運體系優化的生動詮釋。
今年以來,徐州至連云港的海鐵聯運班列已累計發送貨物突破600標箱,同比增長率接近3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通過“港口功能前置”服務模式,將連云港港空箱前置徐州陸港,實現了海運集裝箱在陸港的預排及周轉使用,這一應用為企業節約3至4天的空箱調撥時間,幫助企業降低綜合物流成本約15%。
依托與鄭州、西安等內陸樞紐錯位發展定位,連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重點聚焦服務長三角智造出口與日韓跨境貿易。更深遠的影響,則是推進了“樞紐+產業”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我們通過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吸引中亞農產品、歐洲汽車配件等回程貨源,徐州常態化開行工程機械專列,帶動徐工重卡批量出口東南亞、中亞市場,這種雙向物流通道將加速區域產業與國際市場的深度對接?!备劭诳毓杉瘓F集裝箱事業部總經理何浩表示,連徐兩港的合作,有助于構建“高端裝備出口+戰略資源進口”的跨境產業閉環,有力推動“江蘇制造”加速走向全球市場。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