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3月8日,張德江委員長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指出,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一府兩院”的工作和憲法法律的實施,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和制度安排,體現了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切實把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用起來,把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作為開展監督工作的基本遵循,不斷深化對人大監督工作定位和規律的認識。
監督權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權力,也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非常重要的制度設計。能否按照憲法的規定正確地行使其監督權,能否直面現實問題有效地行使監督權,這是衡量人大工作的重要指標,也是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的過程。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代表了人民的意愿,通過正確監督、有效監督,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建成全面小康,關鍵在黨。實行正確監督,就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全國一盤棋,嚴格按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進行監督,既敢于監督又善于監督,正確處理監督與支持的關系。敢于監督就是要充分認識到抓好監督是本職工作,對于“一府兩院”中存在的違反憲法與法律的行為、司法不公的問題,要堅持原則,依法糾正,又要在監督中注意方式方法,善于發現監督的重點,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促進“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形成加強和改進工作的合力。正確監督不是對“一府兩院”工作的“找茬”,而是對“一府兩院”工作的促進和支持。這是正確監督的方向、方式和原則,不是為了監督而監督,而是為了共同促進工作。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人大監督更體現了法律權威和尊嚴,體現了黨的領導和人民的意志。
實現“有效監督”,關鍵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加強監督工作的著力點,完善監督工作方式方法,跟蹤問效,一抓到底,推動解決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特別是對于人民群眾當前最關心的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著作權保護、環境污染與防治、網絡安全等領域相關法律的實施情況,人大監督就是要以監督法律的實施推動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的改善,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福祉。有效監督關鍵就是要以問題為導向,直面難點熱點,把人民群眾的期盼傳導給“一府兩院”,并轉化為抓落實的動力,確保“一府兩院”和人大始終在法治的軌道上同向而行。通過加強人大監督,實現“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的要求,才能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最大限度謀求、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新的一年,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把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作為開展監督工作的基本遵循,不斷改進和創新監督方式,不避難點,不走過場,抓住要害,切中實質,才能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保駕護航。(江風)